新华社记者何玲玲商意盈
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
斗转星移,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枫桥经验”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枫桥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最近,记者再次踏访了这块热土,在“变”与“不变”的感受与启发中,探寻一个老典型的长青故事。
交通工具不断改善,“三双鞋”不丢
57岁的周绍高是枫桥镇栎树村的驻村指导员,从1985年开始做驻村指导员起到现在,他驻过22个村,当了26年的驻村指导员。
“上世纪80年代驻村时,我就骑着那辆28寸的自行车一趟趟往村里跑,光自行车就骑破了好几辆;后来条件改善了,我的交通工具也变成了摩托车,还骑坏了1辆;到现在呢,则换成了汽车,工作效率是大大提高了。”老周呵呵地笑着。
“但是,这些年来,我的办公室和车后座,始终放着三双鞋:一双皮鞋、一双球鞋、一双雨鞋。”周绍高解释说:穿上皮鞋跑市场,帮助村民做企业;穿上球鞋走农户,问冷暖;穿上雨鞋奔田头,帮助村民搞生产。
老周说,三双鞋伴着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只有走进老百姓的家里、走进他们的地里,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只有走进他们的心里,才能知道老百姓到底想要什么,才能为他们解决问题。”回顾26年的驻村经历,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周指导”的周绍高深有感触地说,“要做好基层,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作,这三双鞋真是一双都不能少!”
和老周一样,许多枫桥镇驻村干部的办公室里都有这三双鞋。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吴建云,攻坚克难总是冲在最前线。这位憨厚的汉子说:“在基层工作,交通工具可以与时俱进,不断改变,但这三双鞋都是必备的,为群众服务的前提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诸暨市委书记王继岗说:“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对你信不信任,就看你有没有走进他们的生活,跟他们打成一片。与工作合拍,与我们的工作对象同步,这三双鞋以及这三双鞋所代表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枫桥经验’长盛不衰的法宝。”
工作重心不断调整,奉献精神不变
记者来到枫桥镇枫源村,看到的是掩映在红花绿叶中的一排排花园洋房,不少房屋门前,还停着锃亮的小汽车。一派和美富足的新农村景象。
说起变化,做了20多年村干部的枫源村党支部书记宣均江和村委会主任骆根土如数家珍,喜上眉梢。他们向记者介绍了20多年当好村干部的经验和心得:“干、管、服务”“四字经”。
骆根土介绍说,我们刚当村干部的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当村干部的主要任务是一马当先地带头干,让老百姓跟着干;改革改制中,我们的工作重心是要管好集体资产,不让集体资产流失;现在,我们村干部除了要继续“干”“管”外,更要努力为大家做好服务。
“但是,不管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怎么变,工作重心如何调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骆根土坚定地说。“想发财的、想升官的不要来当村干部,当干部是来出力的。”他的老搭档宣均江补充道。
“为老百姓服务要全心全意,处理矛盾要公正、公平,遇到了紧急状况和危险时,当干部的要冲在前头。”枫桥镇新择湖村支部书记杨栎夫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年6月,枫桥遭遇50年一遇的洪灾,村干部齐刷刷地冲上抗洪一线,饿了啃几口干的方便面,困了就在堤坝下打个盹。山体滑坡引发了河道淤塞,村干部二话不说往自己身上绑根绳子就跳下河清淤。“当干部的,不管哪个年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永远不能变。”
调处的手段多样化了,真诚热情不变
近年来,枫桥镇的社会管理引进了“网格化管理”的概念。“我们把枫源村分成58个网格,并将选举出的村民代表‘安放’在每个格子里,充当‘侦察兵’、‘信息员’和‘老娘舅’。”骆根土说,“我们不怕矛盾,只怕信息不灵;不怕矛盾发生,只怕调解无人。”
据了解,这样的网格化管理在枫桥镇已经“遍地开花”。镇国土资源所所长戚张力说,2008年7月,枫桥镇建立起了覆盖28个行政村,拥有1108个网格的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化管理制度。
“管理的办法和途径要不断调整改变,但是,做群众工作的热情和真诚不能变。要保一方和谐稳定,永远都需要善做群众工作的‘老娘舅’。”王继岗说。
镇国土所的何永明就是这样一位“老娘舅”。在枫桥全堂村,因为连体房屋拆建矛盾,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杨永清一家和李介平一家“宿怨”一结就是10多年,甚至还动起手来。何永明上门走访8次、做双方工作10多次,历时大半年的工作,终于使矛盾双方握手言和。“要把老百姓的‘鸡毛蒜皮’当成自己的家事和大事。一次不行就两次,这样不行就尝试别的,只要工作到位,没有解不开的结。”何永明说。
枫桥镇党委书记张晓冬说,自从2008年实施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枫桥镇没有发生一起土地越级信访,并及时解决矛盾纠纷212起,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苗头315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