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历险
领队:路上突发山洪临时改道后遇险
这行9人的驴友团队分别来自于上海、杭州、广州、武汉等地,由有10年户外穿越经验的领队许宁在网上召集、筛选。据称,为了这一次穿越四姑娘山的户外活动,他们联系筹划了一年左右的时间。9月30日,他们到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户外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只申报了6人,是到海子沟内的大海子露营。在签订承诺书后,他们与聘请的高山协作唐阳华以及4名背夫,组成14人的穿越队伍,从海子沟进山,向深山迈进。后来到10月6日左右,其中一位驴友的家属怀疑队伍失踪并报警。据家属提供的资料,这个团队根本不是仅停留在大海子进行露营,而是早就越过了大海子,向犀牛海、热水沟往卧龙方向进行穿越去了。
按照他们事先谋划好的路线,他们是从海子沟到大海子-花海子-黄棚子再到犀牛海垭口,过热水沟再到龙眼平台,从龙眼平台选择耙子沟出卧龙。预计到黄棚子花8小时,到热水沟营地9小时。领队许宁告诉记者,过了龙眼平台后,行进路上发生了山洪,加上以前山洪、泥石流造成的山体滑坡,一路上有很多的绝壁,以及崩塌形成的断崖,将以前的一些用木头搭起来的便桥都冲毁了。“所以我们根本没有路走,只能绕路,另外,也很想看一看别人没看过的风景。”因为改变了路线,行程变得异常缓慢。
据唐阳华和许宁等描述说,他们发现往耙子沟方向有条河,因为洪水而非常湍急,很不好过。当时,他们就地休整进行了商议,唐阳华提出,在这里有一条新路,以前他走过,走过去大概也要花2天左右的时间。许宁等人听到唐曾经走过,而且时间和走耙子沟的2天差不多,于是采纳了唐的这个建议,决定临时变更线路,朝正河沟方向走。结果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路线走起来非常困难,14人一路上最残酷的考验就此降临。
“那里的山海拔不高,但植被异常茂密,几乎看不到路,都是唐大哥在前面开路,才能走得通。”面对茂密无比的树林,唐阳华随身带来的一把弯刀还有一把大斧头起了重要作用,他在前面劈枝斩树,负责为队伍开路,往往是他先往前开路100米,而后再返回到大队伍中,带着大家走100米,然后队伍停下,他再去开100米的路。许宁说,本来预计一天可以前进5公里,“但是后来一天甚至只能走几百米了。”在出发后的第8天,他们甚至困难到1小时只能走300米的距离。
断粮12小时后找到药农存放山里的米肉
“当初改道,我相信翻过眼前这座沟就可以出山了,可是翻了一座又一座,前方又无路可走,我简直要崩溃了。”30岁的女队员虞秀月告诉记者,不少队员曾怀疑是否迷了路。此时,大家的意志并没有消沉,而是互帮互助,互相给水喝,互相搀扶着,谁走不动了就等等,担心女队员有高原反应,男队员都会省下自己的巧克力,谁有高原反应就给谁用。大家每天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一定能走出去”,虽然一路上没有信号,但不少队员仍开着手机,“就是这种求生的欲望和坚强让我们平安脱险”。
四名背夫之一吴仙才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穿越龙眼地区,经历了这次艰难穿越,他至今惊魂未定,“沟里都是河,又宽又急,根本无法通过,里面全是乱石头,连路都没有,只有翻山才能通过。”可是山里全是荆棘丛生,乱石嶙峋的原始森林,唐阳华和背夫被迫用弯刀临时开路。
10月7日,驴友们所带的干粮已所剩无几,唐阳华和许宁商议后,决定将每人身上仅存的干粮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由背夫撤回到牛棚子补给食物。牛棚子是当地药农搭建的茅草棚,里面由药农存放了米、面、腊肉等食物。为了支持到出山那天,队员们那天没有吃干粮,靠喝溪水充饥,野果成了唯一一顿正式的饭餐。“她们一点也不觉得苦或累,行走的时候还会唱起歌来。”而在断粮12个小时后,背夫终于取到了足够的米和腊肉与大家会合。“当时找到牛棚子,发现里面有吃的时候,队员们高兴极了,大声喊"唐大哥万岁"
此次登山活动的召集者、领队许宁告诉记者,一行人上路上携带的干粮原本只够吃十天,干粮用完后,他们只好吃当地农民的储备粮食,这和前天搜救时当地山民的猜测一致。
“在山沟里有一些采草药的农民家,会在草棚子里会储备食物,我们就动用了这些储备食物。到目前为止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还有食物。”许宁说,到达龙眼平台那天天气很好,队伍的食物装备和队员身体都没问题,向导建议直接走峡谷到耿达,该路线基本无人走,而且花费时间和原来路线一样,“加上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们就决定尝试这条路线。”许宁说,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违规行为,“我们存有侥幸心理,让大家担心了。我们要向所有关心我们的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