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委员的博客⒀:第一次大会发言真精彩
链接:肖锋委员的博客
2006年1月16日,周一,阴
下午2:30,省政协举行第一次大会发言,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和副省长陈加元到会听取委员们的发言。
这些发言都是各民主党派或委员用将近一年时间经过调研写出来的,可谓是“一年磨一剑”。的确,慢工出细活,每一篇发言都是切中要害、有感而发、思路缜密、字斟句酌的精心之作,不仅体现了政协委员的学识,也反映了政协委员的拳拳之心。所以,对我而言,每次听这样的发言,都有一种听学术讲座的感觉,论述深入浅出,分析丝丝入扣,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感觉好极了(you can’t beating the feeling)!
下午总共有14个发言,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推动清洁生产、发挥佛教优势促进两岸交往、发展海洋经济、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公用事业单位信息披露社会化问题、加快临港产业发展、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理、加强统筹管理提高宏观效率、推动农业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加强中小型水库管理等主题,应该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会期缩短,原来三个半天的大会发言改为两个半天。因此,每个发言的时间也都从原来的15分钟缩短为10分钟,主持人严格控制时间,超时叫停。每个发言的委员只好忍痛割爱,一删再删,挑着讲,如果觉得不过瘾的话,只好回去再慢慢拜读原文。不过,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委员们的概括能力,尽管时间局促,他们仍能抓住要点,三言两语,意义自明。
发言的委员有政协领导、政府高官、大学校长、大学博导、企业总工、研究所高工。每个委员的发言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我们民进的陈守义委员说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足之处就是普通话稍逊风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发言的效果,反而增加了他讲话的特色。难怪,每次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他都是一个镁光灯下面的明星人物,去年全国“两会”,他的大会发言被掌声打断的次数最多,是我等晚辈学习的楷模。
在今天下午的发言中,我最受启发的是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的发言。他指出,公共事业单位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向社会公开与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必需品相关的产品(如水、电、煤、公交、电信等)的价格构成,影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由于信息不对称,现在为涨价而开的听证会基本上是只选择对其有利的数据,至于该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消费者不得而知;像开户费等费用的收取性质不明。为此,他提出了建立基本定价原则,构建理性的政府价格主导体制、取消价外收费制度,回归市场机制和实行公共产品信息的透明化、审计制度化,以创造公平的公共产品消费环境等建议。
确实,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特别是进入WTO之后,行业垄断已不复存在。原来在垄断环境下、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公共产品定价制度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像原来的电话初装费,到底是收费,还是股权投资,不得而知。现在有的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不是从减员增效上做文章,而是马上就想到涨价,价格听证会由于参加的人少,信息不对称,也往往成了涨价说明会,实际意义不大。如果我们的国企还是这样一种霸道作风,可能在外企、民企进入之后,会流失掉很多客户的。
行文至此,我想再谈谈对改进政协大会发言的几点建议。前面,我曾提到去年政协大会上我提过的几点建议,今年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算是去年建议的“升级版”。首先,大会发言面向社会直播,既然政协常委会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可以直播,政协常委会可以直播,我想,大会发言也可以尝试一下,一来让市民参与政治生活,二来可以监督政府落实合理建议的情况,把政协的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第二,每次大会发言,一般都有多位省级领导听取发言,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厅局级领导来听取,因为很多发言都与他们的工作有涉,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与委员良性互动,毕竟大会发言不是政协委员自己说给自己听的。实现上述两点,或许会提高大会发言的效果。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肖锋 编辑: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