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
·浙江物流业如何转型升级?"信息化"成为共识
·浙江经济上半年保持健康较快增长 GDP同比增长13%
·科技官员与经济专家同台网聊:块状经济如何转型?
·吴晓波勾画块状经济转型蓝图
·146家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发展 品牌培育还需较长过程
综合消息
·中心镇集聚辐射渐成气候 温岭,转型有了新支点
·浙江产业要“借力”央企 切实改变“低小散”状况
·产业转型持续创新 恒逸:持续创新引领高端发展
·“十二五”宁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百姓热议城乡体制改革助力杭州新型城镇建设
典型报道
·学习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杭州三城合璧新愿景
·用创意改造传统产业 湖州纺企进军网游业
·舟山:利润率不足3% 出口企业"云集"水产业
·220千伏舟山大陆联网工程度"满月" 金德水到贺
·浙江民资涌入光伏产业渐成规模 朝阳待喷薄
图片新闻
5年发展胜过以往40年
科技创新造起电动汽车
宁波架起通向世博大桥
杭州湾新区要做新浦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转型升级不动摇 四大建设再登攀 > 典型报道 正文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全省市县长专题研讨班调研报告摘要

  浙江日报5月20日讯 编者按:从5月18日开始,省委、省政府在杭州举办了为期4天的全省市县长专题研讨班,就“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深入研讨。11个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向研讨班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本报今特辟专版摘要刊登这些调研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中的

  政府作为

  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杨戌标

  做好统筹规划。对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制定实施好重点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和各类园区发展规划,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前瞻性地规划并建设一批能源、交通、物流、污水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领导分工联系制度,解决转型升级中的重大事项,推进落实重大项目。研究制定年度目标,并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进展情况开展考核评估,对有关部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任务及其成效适时开展督查。

  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继续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垄断行业改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做好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登记和交易试点工作。运用土地、资金、能源、环境资源等要素的配置杠杆,调节引导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大资金支持。围绕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重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创建、重大兼并重组、节能减排和人才引进培育等重点领域,统筹安排各产业部门专用财政资金,加大整合力度,同时充分发挥科技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等创新金融载体作用。

  完善为企服务。完善产业指导信息发布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行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时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规范发展,发挥中介组织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 余红艺

  正确处理好有限资源与多元目标之间的关系,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并充分发挥自身现实比较优势,着力扶持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密切关注并加强与国家产业政策和重大专项衔接,争取在项目、选址、资金等方面得到国家支持。主动生成和培育发展一批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正确处理好传统块状经济与现代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群效应的新兴产业基地。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优化升级,使其成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区、引领区和示范区;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产业规模集群效应。

  正确处理好内生与外引之间的关系,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择优选择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制订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以基地为载体,以构建完善产业链为纽带,以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和风投公司为主攻方向,着力引进一批高水平的重大项目。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着力培育构建一批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主动瞄准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最前沿,大胆高端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和竞争制高点。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构建完善创业风险投资、研发创新、重大技术攻关、检验检测、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各类重大公共服务平台。

  构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的支撑体系

  温州市市长 赵一德

  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市场需求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源动力,政策措施是调节市场需求的遥控器。要从“正向拉动”和“反向推动”两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调节市场需求的政策支撑体系。正向拉动,主要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通过有计划性的大量采购支出,客观上使得需求结构有利于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反向推动,主要是实行财政定向补助,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紧缺产品和潜在需求产品的定向补助力度,进而达到培育良性的市场需求、改善需求结构的目的。

  做强市场营销网络。发挥温州“商”的优势,整合资源,拓展空间,逐步构建政企会联手、点线面结合、产供销衔接,集信息、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球温商营销网络。一是健全产品营销网络。支持企业通过实施“温州名购”推进计划,加强温州产品海外营销网络建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二是完善产销互动机制。市场瞬息万变,如何第一时间把握市场动态,指导企业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加强沟通平台建设,积极组建产业联盟,促进工商联动、产销互动。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监测分析。重视对市场需求的分析、研判和预警,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服务,鼓励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引导企业防范市场风险。二是调控要素供给。温州最大的要素调控就是土地资源的调配,要做到优先保障有市场需求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开展“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等,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的服务理念,大力实施“治庸治懒”计划,切实提高政府效能。

  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湖州市市长 马 以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支持和引导创新因素向企业集聚,激活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创新方式,鼓励同行业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减轻单个企业创新成本,形成创新战略联盟,提高合作创新收益,增强集成创新能力。

  着力增强平台支撑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利用我市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的良好合作基础,加快湖州工业生物技术转化平台、中科院农业生物平台等十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南太湖科创园做大做强。

  着力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产品和营销模式创新,加大营销网络建设力度,通过开展连锁经营、进驻专业市场、设立商场专柜以及运用电子商务等多种流通渠道、多形式营销网络拓展市场,积极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鼓励企业加强合作,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等抱团竞争、共拓市场。

  着力实施人才和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举措,把企业家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企业科技研发人才培育工程,努力形成有利于企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氛围。深入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围绕南浔木地板、长兴蓄电池等区域产业集群,开展区域品牌的培育创建工作,继续抓好驰名、著名商标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标准化战略。

  着力强化激励和保障机制。强化投入激励机制,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重点是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项目开发扶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同时对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和升华集团、天能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进行扶持。

  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嘉兴市市长 李卫宁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税前抵扣、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政策落实。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创建工程,引导骨干企业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健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发挥孵化平台的放大作用。积极探索重点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和面向特定创业对象服务的企业孵化器并举的建设模式,重点规划建设浙江(嘉兴)科技孵化城、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探索做好孵化器建设延伸工作,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企业孵化器,充分利用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等科技资源。

  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完善科研单位、高校人事管理和评价制度,鼓励科研人员采用多种方式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以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健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合作稳定化、常态化的产学研联盟建设。及时制定创业企业产权交易、创业投资中介机构运行等市场竞争规则,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发挥科技服务的支撑作用。一方面,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市科技成果转化门户网站的作用,健全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和专家技术供应信息实时发布制度,提高信息需求针对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组织培育。出台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建设,积极培育项目评估、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和融资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

  推动转型升级大平台建设

  绍兴市市长 钱建民

  平台是转型升级和区域竞争的主战场,我们要从绍兴的实际出发,着力从三个方面推动大平台建设。

  开发建设滨海新城。按照省委、省政府构筑海洋经济发展带、加快大平台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滨海新城开发建设。重点是以“高、新、特”为要求加快编制完成空间、产业等各类规划,尽快理顺和落实开发区管理体制,抓紧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土地、资金等各类要素保障,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核心区块先行启动区初具规模,涌现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整合提升开发区(园区)平台。按照规划先行、功能叠加、产业错位、分级互动、空间整合、管理合一、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开发区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全市省级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促进各类开发区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利益共享。同时,在袍江新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再创建1-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推动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积极发挥专业市场转型平台效应。正确认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以专业市场升级为导向,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创新专业市场提升发展机制,着力通过推进中国轻纺城、诸暨大唐轻纺袜业城、中国领带城等专业市场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快中国轻纺网、领带网、袜业网等专业网站建设,以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为产业转型升级助力。

  在培育新的增长点上

  求突破

  金华市市长 陈昆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围绕推进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目标,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攻方向,推动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将金华建设成为与杭、宁、温三大城市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现代服务业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任务是着力打造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包括国际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浙江旅游副中心、信息中心、浙中国际服务外包中心、文化创意中心。

  积极发展产业集聚区。要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国家产业调整振兴、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按照“两山一廊、聚合主轴”的空间开发战略,以低丘缓坡资源为基础,突出“转型升级”主题,规划范围相对集中,建设三产融合、城乡互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产业、科技、人才新的集聚区,使之成为“十二五”时期浙中城市群建设的主平台。要深入分析产业集聚区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流动等重大布局作出合理安排。

  提升生产要素贡献率。依靠体制、机制、技术、管理、组织等全方位创新所形成的内生动力,推进我市产业由分散的中小企业、块状经济向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由县域经济为主转向跨区域、跨国界的产业链分工协作网络发展,由实体经济为主转向虚实联动的新型经济形态发展,从而实现“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发展格局向“现代产业集群+全球市场+新型城市群”发展格局转变。

  努力走低碳发展之路

  衢州市市长 尚 清

  坚持低碳导向,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求突破。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等低碳类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生态旅游、商业贸易、文化创意等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

  强化创新驱动,在推进自主创新上求突破。要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尤其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并积极引进国外已有的成熟低碳技术,着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要加快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区域创新驱动能力。

  推进集约节约,在狠抓节能减排上求突破。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或达到“零”排放;狠抓节能减排,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和污染减排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逐步建立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监察体系,做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

  健全政策机制,在加强政府推动上求突破。要把推进低碳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今后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健全区域生态补偿、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的硬性约束机制。加强低碳经济知识宣传与普及,引导低碳社区、低碳家庭建设,鼓励公众购买绿色产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舟山市市长 周国辉

  提升临港制造业。一是大力拓展价值链、产业链,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是加快传统产业生产环节的技术升级、信息化改造以及延伸产业链。二是促进传统产业调整提升,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集群。重点是支持具有协同优势的传统企业之间兼并重组,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配合共赢的行业结构,以及既相互竞争又密切合作的产业有机共生体。三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新的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

  培育现代服务业。一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重点是研究组织运作模式和推进机制,构筑大宗散货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等“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业。重点要构建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既要有适宜大众休闲旅游的特色产品,又要开发邮轮、游艇俱乐部等高端产品。三是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围绕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物流基地等,建设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促使同类或相关企业集聚互动。

  优化海洋渔业。加快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形成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实现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根本性转变。重点要优化调整海洋捕捞结构,加强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和远洋渔场开拓,增强获取国际渔业资源能力和捕捞综合竞争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远洋捕捞基地。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向海洋高科技生物产业转型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继续巩固和提升舟山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台州市市长 吴蔚荣

  打造产业基地,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一是打造世界级石化医化基地。大力引进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加快建设台州市石化工业基地;发展中下游石化产业深加工,形成完善的石化产业链;抓好国家级医化园区建设,建设生态型“绿色药谷”。二是打造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能源基地。加快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积极向下游深加工延伸,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核电、风电、潮汐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开发,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层次。三是打造国家级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以汽车摩托车、缝制设备、家用电器、模具制造、水泵阀门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升为重点,建设国内领先的以汽车业、装备制造业为代表、涵盖机电产业多个门类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

  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发展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教育培训业。二是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发展。改造提升商贸市场业,引导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总部经济、创业服务、新型专业市场、文化创意等六大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经营新主体。完善农业综合配套服务。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转型升级

  丽水市市长 卢子跃

  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取向,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逐步形成以生态经济为主导的增长方式。一是发展生态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循环化,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施清洁生产,严格准入条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发展。二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原生态化,着力打造绿色菜篮子基地、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旅游绿色化,强化“经营山水”理念,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

  改善生态环境。把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和发展之本。一是优化空间总体布局,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域中小城市中心镇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和设施配套,在全市构筑“一心三带多点”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以瓯江源头区建设为龙头,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三是健全生态安全管理,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水不乱截,实现青山常绿、碧水长流、生态永存。

  弘扬生态文化。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弘扬崇尚自然、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引导社会成员善待人类当前的生态环境,善待后代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在发展空间上,追求世代延续不断的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强调多要素系统的协调并进,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倡导绿色消费方式,选择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大兜路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即将转型 这回不玩"创意"了
·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区县长网谈“转型升级”
·海归县长向世界网友发邀请 来遂昌感受休闲快乐健康
·遂昌的生命就是生态 经济发展要循环、绿色、低碳
·薛维海"网谈"鄞州发展:当地经济转型恰逢其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