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
·浙江物流业如何转型升级?"信息化"成为共识
·浙江经济上半年保持健康较快增长 GDP同比增长13%
·科技官员与经济专家同台网聊:块状经济如何转型?
·吴晓波勾画块状经济转型蓝图
·146家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发展 品牌培育还需较长过程
综合消息
·中心镇集聚辐射渐成气候 温岭,转型有了新支点
·浙江产业要“借力”央企 切实改变“低小散”状况
·产业转型持续创新 恒逸:持续创新引领高端发展
·“十二五”宁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百姓热议城乡体制改革助力杭州新型城镇建设
典型报道
·学习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杭州三城合璧新愿景
·用创意改造传统产业 湖州纺企进军网游业
·舟山:利润率不足3% 出口企业"云集"水产业
·220千伏舟山大陆联网工程度"满月" 金德水到贺
·浙江民资涌入光伏产业渐成规模 朝阳待喷薄
图片新闻
5年发展胜过以往40年
科技创新造起电动汽车
宁波架起通向世博大桥
杭州湾新区要做新浦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转型升级不动摇 四大建设再登攀 > 省外媒体关注 正文
民间资本喜“新”好“实” 浙江经济新亮点频现

  民间资本的转型升级并不仅于此。杭州市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政策性资金引导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符合产业导向且正处于初创期、种子期的企业,用财政“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同时解决了“中小企业创业资金从哪里来”和“民间资本到哪里去”两大问题。在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开始青睐创办创投公司、基金项目。

  历经危机洗礼,自主创新意识已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生根发芽。被业界誉为“日用塑胶大王”的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当初从一家小作坊起步,现在发展成为自主创新的“急先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传统塑胶制品市场急剧下滑,李立新却先后投入1.2亿元研发经费,平均每周有两款新产品问世,塑胶产品平均售价从原来的2美元增加至5美元。他说:“如果不加快自主创新,未来恐怕连饭碗都要成为问题。”

  利时集团所在的宁波市,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去年,获国家授权专利首次突破万件。“万件专利的价值,不亚于几千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宁波市市长毛光烈说。2009年,浙江省专利申请量超过10万件,授权量近8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0.6%和51%;今年一季度,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四大四统筹”助力再腾飞“新兴战略产业”崛起东海

  人们注意到,区域版图的小浙江,正在重构“经济版图”中打造另一个“大浙江”的概念。

  “只有起点高,才能缩短与领跑者的距离。”衢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处副处长王昌信说。在招商引资上,衢州市高新区对项目卡得很严。为了谋求“大项目”,投资额就是一个重要标准,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基本进不到园区内。

  衢州市委书记孙建国说,通过新的招商模式,衢州市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经济竞争力,为全市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

  衢州只是浙江省的一个缩影。原先以“轻、多、小、散”为特色、“满池活鱼、缺少飞龙”的浙江经济,开始进入“抓大”发展的新阶段。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去年下半年首次排定的14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名单的基础上,明确今后全省经济“四大四统筹”的发展思路,要求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区域统筹、陆海统筹和经济社会统筹。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姚作汀说:“产业今后将集聚集约发展,每个市可能只设立一个工业集聚区,百姓也要从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型。”浙江过去30年间所走过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变革。

  浙江省正全力规划“东海门户经济”,准备从海上再出发。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全省将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初步构筑起以宁波、舟山为中心,以温台杭嘉为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面向蔚蓝的海洋,以新的产业规划为导向,培育符合国家海洋战略的新产业,已成为这个资源小省突破转型升级困境的新渠道。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诸暨打造总部经济 城西商务区成大集团总部集聚地
·全球经济复苏可预期 宁波企业应关注三大点
·经合组织在宁波发布全球经济前景展望
·《经济日报》:宁波提升传统制造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2015年宁波率先建成开放型经济先行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