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7月4日电 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上,作为工业大省的浙江吹响了加快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冲锋号: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致力于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倒逼之下
跨越之坎
杭州西部的临安市,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山区县的临安在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下,风风火火地搞起了工业经济,全市仅化工厂曾多达150多家。
然而,发达的工业经济红火没多久,污染问题就开始困扰当地政府和居民了。当年临安的污染到什么程度?当地一名干部告诉记者,直到10多年后,在搞清洁乡村工程,清除水沟淤泥时,还依稀可见泛红的化工污水。
于是,不断增加的经济总量和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老百姓不断增长的环保诉求和污染日益加重的矛盾开始交织显现,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难题。
“正是在这样几重倒逼之下,临安开始壮士断腕,关停并转污染企业,消灭宜林荒山。经过坚持不懈努力,如今临安已是国家级生态市。”临安市委书记邵毅说。
发生在临安的这一幕倒逼式变革,可以说是浙江省近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却也一度付出了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的代价。为克服这一“成长的烦恼”,浙江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在不断作出努力,早在2002年,浙江省就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
如今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逐步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浙江省,开始处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新的起点上,后面的跨越之路该如何走?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对发展路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贫穷不是生态
生态却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浙江干部群众意识到,“鱼”和“熊掌”兼得,贵在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贵在可持续道路上的坚持。
浙北的安吉县,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县。在这个山区县,人均耕地仅有0.7亩。在坚持“生态立县”的过程中,安吉县的财政收入一度仅有邻县的一半。
然而最近几年来,安吉的坚持收到了回报,良好的生态给安吉带来了无穷的发展后劲。2009年安吉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436元,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1000多元,其中超过六成来自毛竹、乡村旅游、茶叶等“绿色产业”。
“安吉多年以来坚持生态立县,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说。
在浙江省的一些基层干部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理念上,不少地方经历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
记者从浙江省委省政府了解到,眼下这个省正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还把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生态产业体系,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钱袋子”做保障
“官帽子”来挂钩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2009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显示,浙江省生态质量总体评价为优,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
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为生态保护逐年大敞“钱袋子”,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记者从浙江省财政厅获悉,仅2006年至2009年,浙江省级财政投入生态环保的专项资金就达133.21亿元。与此同时,财政对生态补偿机制的投入也逐年增加,2009年省级财政安排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就超过10亿元。
除省级层面外,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遂昌县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尽管财政并不富裕,2008年遂昌依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遂昌县主要污染物减排奖励办法》,每年由县财政拿出上百万元资金对企事业单位污染减排项目给予奖励和补助,加大减排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浙江省的干部考核这些年也在悄然变革。2001年开始,湖州市最早开始逐步淡化GDP的考核,并对危害生态的干部进行问责。如今,“绿色GDP”已经成了浙江干部衡量发展问题时的重要指标。
浙江省临海市尤溪镇党委书记朱晓红说,市里实行了乡镇分类考核办法,让不具备发展工业条件的乡镇摆脱GDP考核的“硬约束”。“如今再也不必为招商引资伤透脑筋,在我们这个人口不到3万的山区小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才是头等大事。”朱晓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