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着力改变社区党组织“关门抓党建、闭门讲奉献、守门搞服务”的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党建模式,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天职,在全区76个社区中开展了“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活动。
构建服务平台,形成优势互补的网络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解决辖区单位群众来社区办事,“看不到牌,摸不到地,找不到门的问题”。全区办公场所在200平方米以上的55个社区,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把民情维权及议事厅、市民学校、劳动保障服务站、医疗卫生站设在一个活动区域,并配备了社区电教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警务室和多功能会议室。开设了社区党建、志愿服务、妇联计生、城管卫生、慈善募捐、民政优抚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公开服务,全程式跟踪督办解决,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把事办成”。二是建立社区“大党委”,实现社区党组织的扩容和延伸。按照“资源共享、共建双赢”的原则,在征得辖区大多数单位支持的前提下,全面推行“社区资源共享共建目标责任制度”。33个社区成立了“社区大党委”,将成员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党建体系,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定期由一个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联席会的负责人,牵头开展工作,坚持每年组织2—3次特色活动。突破以往“条块分割”、强调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党建格局。三是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服务站,将最基层党员群众的声音第一时间反映给党。16个社区将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服务站设在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内,每月5日、15日定期开展党代表、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驻在社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在服务站内接待党员和群众的来电、来访,采集民生信息650多条,帮助党员群众解难事办实事505件,在服务党员、联系群众、凝聚党心民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服务方式,第一时间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各社区党组织强化工作创新,有针对性地推行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推行了“为党员群众解难事帮办服务制”,开展以“为基层解难事、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服好务”为主题的服务代理活动。全区500多名社区干部每人包保一个居民小区,每周到小区内走访不少于3次,将党员中心户、创业创新带头人、“四老”对象、特殊困难群众作为必访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困难弱势群体,提供低保救助、就业培训、社会帮扶等服务;对暂住人口提供政策咨询、证件办理、计生宣传、就业信息、子女入学就医等服务;对下岗妇女就业难问题,在市、区妇联的支持下,成立了好姐妹家政服务站,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岗位中介、劳务输出等服务,主动搭建下岗失业妇女培训转移平台。目前,已培训下岗失业妇女850人次,推荐上岗520人次,其中有150人次被成功推荐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针对辖区青少年玩无场所,学无地方的情况,12个社区建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俱乐部,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积极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关心老年人生活、帮助老年人解决困难,让老年人发挥余热,建立了5个社区老年大学,开设书法、绘画、园艺等课程,满足老年人不同的生活情趣。同时, 22个社区建立“社区服务网站”,把服务项目、服务程序等在网上公开,固定专门人员,24小时接受网上咨询、答疑和投诉,随时在网上办理有关服务事项。推行“为党员群众解难事帮办服务制”以来,社区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5220多户,为群众办实事2160件,先后化解矛盾纠纷271起,社区居民在享受满意服务的过程中,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强化服务队伍,引导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服务项目管理”活动,全区9100多名区直单位党员、95%的驻区单位党员和90%的个体党员、流动党员、退休职工党员积极走进社区,详细登记个人能力、特长、爱好等基本信息,因人制宜认领服务项目,到社区开展承诺服务。目前,共建立各类社区党员群众自愿者服务队伍89支,参与义务宣传员、巡逻员、信息员、陪护员、值勤员、卫生员、维修员、咨询员等“八大员”的党员群众人数达12260多人,有的社区还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划分为城管、治安、法律、家政等若干个服务小分队,有序有效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区1400多名困难群众、857名贫困学生得到及时救助,623个特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樊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