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兴安盟公主陵牧场五队党支部将提高职工收入,促进职工致富做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成效显著。
科学抗旱,为职工致富奠基铺路
“十年九春旱”严重的制约了五队农业的长足发展,五队支部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做好“水”字文章,才能走出农业发展的困境。党支部一班人首先组织职工去外地参观井灌设施,回来后队干部带头打了两眼井,职工打井积极性高涨。到目前为止,全队共打抗旱井267眼,户均5眼,在全场率先实现了人均30亩水浇地的目标。近两年,五队支部又紧紧抓住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契机,在五队建成了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五队职工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种田,为职工致富启动引擎
水浇地增加了单产也得增加,不然等于白忙活,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支部号召职工搞模式化栽培。起初因为模式化栽培工序多、操作严,职工热情不高,无人响应,支部书记安全就和支部成员一起带头示范,到了秋天模式化栽培效果充分显现。职工猜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信服和对这项技术的渴求。近几年,党支部一班人坚持不断地探索玉米栽培新技术,研制了模式化栽培抗旱一体机,一人一天单机可抗旱十二亩地,既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此项技术已在农垦系统推广。
调整结构,为职工致富增加动力
党支部一班人还引导职工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紧紧盯住人们的“餐桌子”和“米袋子”,研究种植品种。在场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去年部分职工尝试种植了订单粘玉米,按技术规程采取了统一种植,统一作物品种,统一施用农家肥,结果,一亩地只就粘玉米收入就达800多元。玉米秸以每亩80元高价售给附近周边地区,且供不应求,两项相加亩效益880多元。党支部为拓宽职工增收路子,积极宣传“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思想,积极宣传引导职工走“小规模大群体建设养畜”之路。又是支部书记安全和支部成员带头买来基础母羊,搞起了家庭养殖,在典型的示范作用下,一些职工陆续走上了庭院养殖的路子。这一下,原来用作烧柴的作物秸秆也成了“宝贝”,实现了过腹增值。现全队农牧结合户已达60%,户均养羊20只,职工找到了增收的新财源。
排忧解难让职工致富减少阻力
五队党支部把“不让一个职工掉队,不让一个家庭贫困”做为工作目标。为此,党支部建立了“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都有自己的联系对象,他们经常走访慰问职工家庭,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科技帮扶。五队有个困难户赵永亮,妻子残疾原本帮不上什么忙,可孩子上学又需要家里不断的支出,这一来本就捉襟见肘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党支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号召党员帮助赵永亮种地、夏管、秋收、资助孩子上学,通过几年的帮扶,赵永亮盖上了砖瓦房,这个家庭彻底告别了贫困,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李春福、李景胡两家原来没有四轮、没有办法种地,在支部书记安全的号召下,支部一班人和部分党员帮其抗旱种地、抢抓农时。职工孙亮生活困难,支部书记安全就将自己家的羊拿出来几只给他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辛勤饲养群体扩大了,收入增加了,一举甩掉了贫困帽子。一件件好事,事实给困难职工解决了难题,同时,拉近了党支部与职工的距离,增强了党支部在职工中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