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深化完善“承诺与问责”制度 激发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热情
2008年以来,绍兴县在村干部、村后备干部和普通党员中全面实施以“承诺、履诺、问责、追责、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承诺与问责”制度。两年多来,全县2万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共承诺事项31500件,有95%以上承诺按期兑现,对不履行承诺的35名村干部进行了问责。为着力推进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党员服务形象,该县对“承诺与问责”制度的承诺、示诺、促诺、助诺、问责等环节进行完善,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动力。
一、制定切合农村实际的承诺目标。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由县、乡两级制定包括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等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共性目标。村“两委会”成员根据共性目标,结合本村实际和群众需求,形成集体承诺初稿,村“两委会”对承诺事项进行集体讨论,根据班子成员职责分工,确定村干部个体承诺事项。然后,村“两委会”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和个体承诺目标。最后,由镇乡(街道)对各村的责任目标进行审定。
二、建立操作性强的促诺程序。通过党务公开栏公示,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村“两委”会议通报等途径,对村级班子、党员干部承诺事项进行“公开示诺”。实施“一人一档案”、“一月一分析”、“一季一考评”等制度,建立目标监督台帐和目标完成进度公示栏,进行“跟踪问诺”。通过党员干部述诺、党员和群众代表“民主评诺”,确保公开承诺的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三、完善党员干部履诺的评价办法。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定量比较与定性分析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式、多角度评价村干部践诺情况。如对未完成承诺事项的村干部,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民主评诺”中群众满意率不足60%的,乡镇(街道)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不能完成承诺事项或“民主评诺”中群众满意度不足50%的,责令引咎辞职。
四、建立承诺与问责的配套制度。健全领导带头机制,要求村主职干部带头制定承诺、带头公开承诺、带头兑现承诺。健全帮扶指导机制,对难度较大、涉及问题较复杂的承诺项目,乡镇(街道)积极给予扶持。健全群众监督机制,让村民全程参与监督,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新闻单位明查暗访,社会各界参与调查等监督制度,切实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履行承诺,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上虞市构建“四不出村”便民利民服务平台 切实加强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上虞市积极构建“四不出村”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努力使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调解不出村、信息咨询不出村、致富求助不出村,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水平。
一、构建全程代办平台,使群众办事不出村。结合“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拓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全市建立村级代理室193个,网格代理点1183个,村干部主动帮助群众办理建房审批、计划生育、户口迁移、电视电话安装、个私企业营业执照等服务,全程代理、无偿服务,目前已累计为基层党员群众代办各类事项9000余件。建立承诺服务制度,按照服务事项的轻重缓急,能办的立即办;对需要时日的,承诺时间办;对办理有难度的,想方设法办;对确实不能办理的,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二、构建联系帮扶平台,使矛盾调解不出村。建立健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农户三级服务联系制度,每名村干部重点联系5名左右的党员或村民代表,每名党员或村民代表联系5户左右的群众,定期走访联系群众,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调处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和实际困难。同时,以网格为单位统一制作镇、村、网格三级服务团成员服务联心卡向群众发放,公布姓名和联系方式,群众有问题、有事情可直接询问、求助。截止目前,全市共结成联系服务对子28520个,发放服务联系卡159000多张,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实际困难2486个。
三、构建咨询服务平台,使信息咨询不出村。对群众提出的法律政策、农技知识、市场信息、劳动力需求信息等咨询服务,由村干部负责答复和解释。对一些村里难以答复的,村干部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帮助做好答复工作,确保群众满意。扎实开展“远教专家村村行”活动,组建由56名党建、农林、教育、卫生等专业骨干组成的“远教专家服务团”,深入农村基层为群众无偿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信息发布、项目推介等专场服务106场,服务基层群众13200多人次。
四、构建创业就业平台,使致富求助不出村。针对农民缺技术、缺销路、缺资金的实际,邀请农业科技人员、专家教授等进村入户开展农技知识培训指导,提供优良品种引进、农产品促销、生产资金贷款等服务,帮助搞好水、电、路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村民发家致富创造良好的条件。依托市镇两级党校、农函大、远程教育站点和种养实践基地,举办种养殖技术、市场营销等创业培训240期,近2万名基层党员群众参加培训。同时,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组织专场招聘会等,帮助下岗职工、失土农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