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 民营经济极为活跃的温州,其民间资本的走向具有标识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温州的民间流动性资本已经达到6000亿元。今年以来,温州已经陆续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试图破解民间资本的引导难题。官方的、民间的、半官方半民间的,各种性质的平台陆续搭建起来,为温州民间资本寻找出路。
最近半个月来,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忙着到温州各乡镇做调研、听意见,他和他的团队在酝酿着金融改革的又一创新之举:一个被称为“资金互助会”的新型民间社团组织呼之欲出。该组织将担负起引导温州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的重任,使其规范发展,从地下走上台面。
资本溢出
热衷金融和私募股权投资,但房地产和资源性行业仍是首选
今年5月份在温州举办的一场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上,温州市政府介绍,当前温州已经成为我国民间资本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温州的民间流动性资本已经达到6000亿元。
多年来,温州民间资本已经成为外界关注温州的一个热门标签,温州人更是被解读为投机者,被戴上了善于“炒”的高帽。
但是很多温州人认为此类评价有失公允。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松山对温州民间资金的规模、特征、流向等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近几年来温州民间资本跨区外流,从内因看,与温州本地土地资源要素、人才要素和投资环境这三大因素的瓶颈制约有关系;从长期趋势来看,则是温州市场经济从商品输出走向资本输出的必然,是产业梯度转移、产业升级过程中研发基地外迁的必然产物,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
据统计,目前温州人在外投资总额在3000亿元以上,在外创办各类企业3万多家,其中亿元产值以上就有500多家。温州人创办的商业街、商场、专卖店更是不计其数,利用遍布全球的温州人网络,温州商人年销售产品达6650亿元,相当于“华夏第一市”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36.68,0.00,0.00%)去年348亿元市场成交额的19倍多。
投资金融和私募股权,在今年成为温州民间资本最热门的两个去向。根据相关调查分析,温州民间资本呈现出高度逐利特性,已经出现了几个新特点。
一是介入私募股权投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温州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有12家左右,温州地区以外,温州人创办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也有10余家。这些机构掌握的资金从数千万元到10多亿元不等。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实业中已初具规模的温州民营企业。今年以来,关于风险投资的各类培训班等在温州密集出现,温州人对投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已经有很多具备一定实力的温州企业家,组成一个一定规模的投资基金后,再去找专业的基金公司、阳光私募。可以说,在投资领域,温州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是介入金融领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调查,2005年以来,随着温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温州掀起了一股民企入股金融的热潮。2008年7月后,随着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试点的不断发展,温州民企入股投资金融更是空前积极。截至今年年中,已有1361家民营骨干企业入股各类金融机构,入股资金约达70亿元。
潘登是温州某投资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公司位于市区的温州财富中心。这样的投资公司,该写字楼有30多家。它们规模不等,但基本做类似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聚合温州闲散的民间资金然后投资到各个领域。
不久前,温州巴菲特有限公司将2亿元投向具备上市概念的新疆某农业科技公司。温州巴菲特有限公司是温州成立较早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其主要股东都是来自温州的传统鞋服企业。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该公司已经大大区别于其股东所从事的传统制造业。
此外,温州民间资本也积极介入稀缺资源投资,但更加关注高收益品种,房地产、资源性行业等仍是首选。
积极引导
将民间资本转化为现代金融力量
数千亿元的民间资本处于银行体系之外,且以短期套利为主要目的,风险很大,也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如何提高民间资本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将民间资本有效有序引导到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
温州市市长赵一德介绍,政府层面主要在做3件事情,一是开通路。通过做大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使民间资本阳光化,大力推进金融改革试点力度。二是搭平台。通过成立温州股权营运中心、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温州人股权投资基金,吸引民间资本。三是拓空间。通过沿海产业带等大项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
在温州市区的海港大厦15楼,几乎每周都会有各类推介会、对接会。这里是国内首个专为民间资本服务的机构——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最近,某高端白酒品牌通过这里找到了温州地区总代理;一部跟温州有关的电影找到了投资方;某培训机构在这里找到投资人……据介绍,成立半年还不到的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吸引了约100多亿元的资金。
今年5月成立的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也在积极推广股权投资的概念,引导温州民间资本和温州产业升级。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说,温州资本应该进入与专业化团队结盟的时代,要进行专业化操作,而不是各自为战。他还提议要成立全球温州人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温州的母基金。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还对温州不少传统支柱产业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探析行业发展动态,解读资本运作方案,结合行业现状,提出了不少应对之道。
目前,由政府牵头的温州人股权投资基金也有了积极的进展。该基金首期募集5亿元,已经有了具体的落实。
除了将民间资本引导到实体经济外,温州方面也积极在金融改革方面进行探索。据温州市金融办介绍,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温州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这几类金融机构加起来已经吸引了100多亿元民间资金进入。但相比庞大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这部分资金显然还是少数。
根据相关数据,温州民间借贷规模为800亿元,这部分资金有的通过各类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行、寄售行等机构操作,有的通过民间小范围的个人中介,有的通过民间“互助会”形式。为了对这些民间借贷资金进行有效引导,温州市金融办酝酿的“资金互助会”已经在紧锣密鼓准备中,预计明年上半年温州市政府会发指导性意见,然后在全市开展推广。
民资转型
目前只是表面热闹
岳志斌是温州首只阳光私募基金的成功运作者之一,他认为温州很多资金都在找投资渠道,阳光私募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从实际效果看,温州人更倾向于做自己擅长的方面。目前他们所做的私募基金都只是个尝试,具体有多大空间也难说,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高天乐,一位从事电器行业的温州知名企业家,他在上海浦东有自己的创投公司,他同时还是中国风险投资公司的大股东之一。这位既做实业又做资本运作的地道温州人认为,很多温州老板对产销、经营等实业内行,但并不了解风险投资的机制、特点,总想像控制自己企业一样去控制风险投资,结果往往难以如愿。投资其实跟控制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温州商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在行事方法上、对股权投资的理解上有自己的一套,这也是制约温州民间资本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温州市永嘉县超市整合为例,根据陈工孟的思路,他以引入私募基金的方式来整合永嘉超市行业,想把永嘉人在外地创办的1万多家超市进行整合提升,再带入中国的资本市场,但目前来看进展缓慢,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开局就不顺利。
为贯彻“新36条”,温州方面也曾提出要拿出一些项目和土地、列出一批国有企业、推出一批服务事项等吸引民间资本,但目前未见实际成效。近几年,温州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不足。去年温州的投资率远低于浙江的平均水平。为了加大投资,目前温州在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温州各方建议,温州要改革投融资体制,就得重点考虑如何让温州众多的民间资本发挥作用,让民间资本真正进入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等领域。
把温州民间资本转化为现代金融力量还有很多路要走。从一定意义上讲,温州民间资本的走向是中国民间资本的风向标。发挥和引导好温州民间资本,对中国民间资本的健康发展具有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