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白茶之乡”安吉县又进入全年最忙的采茶季节了。可在溪龙乡拥有100多亩白茶园的茶农老钱,却不顾茶事正紧,特地抽时间跑到安吉县法院梅溪法庭,对那里的法官表示谢意。因为他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要不是梅溪法庭的法官及时伸出援手,自己的白茶生意就得大受影响了。
法官指导人民调解为茶农解忧
去年采茶季节,老钱找了一位来自安徽的五旬农妇王某来做帮工。可谁料清明那天,王某在干活时突然晕倒了。老钱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经诊断是老毛病轻度中风。知道她身上没钱,老钱就给她垫付了医疗费11400元。
王某的病情不久就稳定了,可她的家人却不肯罢休。他们认为王某是在采茶时病倒的“,东家老板”有责任,因此提出了6万多元的赔偿要求。老钱不愿意了,他觉得王某发病主要是自身原因,再说自己也已垫付了1万多元,尽到了责任。
双方闹到了乡里的综治中心。尽管人民调解员组织了调解,但双方还是互不相让。眼看事儿越闹越僵,综治中心赶紧拿出了安吉法院分发的“诉调对接联系卡”,联系了梅溪法庭,请求派法官上门指导调解。
接手这场纠纷的彭法官赶到后,立即帮助人民调解员分析案情。他说,王某本身患有疾病,老钱及时送她救治已尽到责任。但考虑到王某毕竟是在采茶期间发病,应该给予适当补偿。
有了法官的分析,人民调解员心里有了底。结合双方的责任,调解员发挥本地优势再度组织调解,终于说服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除去垫付的医疗费11400元外,老钱再付给王某补偿费12000元。为排除后顾之忧,双方又申请法院对协议进行了审查确认。法院依法审查后,当天就确认有效,并制作“民事调解书”送达双方。
了却了这桩大事,老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在补足了补偿款后,他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茶叶生产了。 (下转5版)
会不会不付钱?
去年7月,安吉县梅溪镇船主傅某的运输船在柴台埠码头装货停靠,凌晨3点左右,船舶突然整体沉没。不幸的是,傅某所雇的船员方某正在船舱休息,他随着船体一起沉入了水中,溺水身亡。
梅溪镇司法所在调解中,双方达成解决意愿,傅某赔给方家20多万元的意外死亡赔偿费。但是方家仍有顾虑,觉得船主傅某家庭经济困难,一时无法兑现那么大笔钱。即使双方达成协议,但如果傅某一直拖着不给,那不是什么都得不到了吗?
司法所考虑到,此事若处理不好,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只有将调解协议赋予法律效力,才能安稳方家人的心。司法所联系了安吉县法院,法院立即派出两名负责民事审判的法官指导调解全过程。
最终,在镇、村、法院三方的释疑解惑和耐心说服下,傅某与方家在县法院当场办理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确认等相关手续。
法律给你们撑腰
“法官一碗水端平,还是办案子的行家,而且调解完了没有后顾之忧。”这是老钱和方家共同的感受。
“法官来指点我们调解,给予了我们强
支撑……”这是人民调解员的感受。
这种感受不是来自于偶然,而是来自于安吉县法院这两年一直在构建的“五联五导”解纷新机制,这为“诉调对接”指引了明确道路。
从2008年开始,安吉法院就在不断探索“诉调对接”。通过2年的尝试,安吉法院通过“五联五导”创新了对接机制,充分利用了乡镇综治的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形成了“硬件联用、人员联动、信息联通、纠纷联排、矛盾连调”的覆盖全县的大调解网络。
他们向农村、社区、企业宣讲发放“诉调衔接联系卡”,引导人民调解员随时、就近与指导法官联系工作和法律咨询等;适时派出法官指导协助调处疑难、复杂或重大的民间纠纷;及时审查办理人民调解协议确认,树立人民调解的威信;分片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辅导他们提升业务能力;会同乡镇对调处成效细化、督导考核制度。今年,安吉县法院已全面开展“村村有法官、处处保平安”活动,让法官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最基层、最需要司法服务的竹乡山村。
安吉法院的解纷机制已在湖州各地全面推开,全市共建设诉前调解中心6个、驻法庭人民调解室15个。去年全市共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554件,调解成功率70.94%。这让各类纠纷快速高效地在庭外就解决,让“平安湖州”建设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人们心中。
平安语录
湖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平安办主任 喻运鑫
安则兴,乱则衰。回眸平安创建的历程,我们欣喜发现,全市治安一年比一年好、平安辐射面一年比一年大、群众满意率一年比一年高。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一天一天抓、一分一分抠,一天也不麻痹、一天也不松懈”的要求,积极参与,形成了条块结合、整体联动、齐抓共建的合力。我们通过实施“平安示范乡镇”、“平安示范校园”、“平安示范单位”等“十六大平安细胞”建设,持之以恒地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有效提升了平安创建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