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也是浙江广大企业深思远虑的一大重要议题。印染行业一直是令人头疼的污染重户,巨额利润与污染环境,众多印染企业很难在两者间做出抉择。浙江绍兴东盛印染集团面对这一难题,则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面对来访的“连线浙江”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东盛印染集团有关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帐:他们两年前购入一套节电设备,投入约480万元,每年节电528万度,这就意味着每年节省电费216万元。两年下来,节电设备已经基本收回了投入成本;他们花费600余万元建成一套每天可节水6000吨的污水处理系统,以每吨水水费和污水处理费总计5元来算,每天可节省三万元,不到一年成本就可以完全收回……(引自中国新闻网《东盛印染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深入农村——感受浙江农民的幸福生活
“环山而上,只见满目苍翠,空灵静谧,一幢幢农家小院隐约于青山碧水之间,因台风的影响,天上下着细雨,太湖源镇璀璨的明珠——白沙村在雨水的洗礼中愈加显得清新。”荆楚网记者盛欣在《探访“农家乐”典范太湖源头第一村——白沙村》一文中如此写道。
9月18日,“连线浙江”采访团走进国家森林城市临安探访白沙村,实地考察白沙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在这个海拔在500米以上只有150户人家的小山村中,其中专门从事农家乐特色旅游经营的农户达40余户。村支书夏玉云介绍了白沙村开发成功走过的三部曲——“卖木炭——卖山货——卖生态”。
而在一个人均收入仅4000元的贫困村——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下郑村,网络记者们感受了农村管理创新给这个落后村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实在利好。该怎么进行村庄整治?这么多老房子破屋子到底是拆还是不拆?于是,下郑村建立由村民组成的新农村建设董事会,并实行“由民主张、由民管理、由民监督、由民支撑、由民评定”,引进“听证会”制度,凡事由村民自己选择,最终由村民说了算,接受村民监督。“五个由民”的做法,使干部群众一条心,大大激发村民开展村庄整治的积极性,使下郑村完成了仅用村集体积累的10万元资顺利拆除92户旧房并基本重建的“不可能的任务”。
速写浙商——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的多个脚本
在企业采访,所接触到的企业家们也让全国网络记者们速写出一张张“浙商画像”。
红网记者张星在《“以人为本”的浙商风范——访中控集团》中就描述,中控集团总裁金建祥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低调是让人印象深刻:“我从来不是一个商人,我以前也不懂得‘管理’公司”、“我们人才战略就是以人为本,让员工与公司一同成长”……尽显“以人为本”的浙商风范。
与搞科研出身的金建祥相比,出生于台州、自称有着“海边人的胆气”的青年汽车集团庞青年则让记者们领略到这位企业掌门人的精明的远见和勇于突破创新的胆略——“企业在思想上的定位应该是站得高看得远,用国际品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己给自己加压。”庞青年如是说。
网记寄语——浙江之行收获良多 浙江经验值得学习
今天下午,结束了一周采访的“连线浙江”全国网络媒体记者们带着沉甸甸的心情回到杭州。此行浙江,他们看到不少,学到不少,感触不少。
中国经济网的记者王勇峰就在留言簿上说,“浙江之行收获颇多,浙江人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北方人学习;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学习。”
在绍兴柯桥镇,发达的经济和大气的城市建设,更让网记们惊叹:“这,是一个镇吗?”四川新闻网记者魏兰说,来到这里算是看到浙江和四川在一些方面的差距。
给南方网记者黄宏平最为感动的则是在临安白沙村和村书记夏玉云的一次对话,夏玉云当年为推动村民封山育林,主动关掉了自己年收入有5、6万的木材厂,主动带头办起农家了……夏玉云朴实的奉献精神让他对浙江农村带头人留下深刻印象。
“连线浙江——创新创业小康路”全国网络媒体采访的行程即将结束,网记们也发出了诚挚的寄语——希望浙江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