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头让给黄河?
对于自己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的致命缺陷,如何合理解决呢?田清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将长江源头全部让给黄河;而长江的源头则“从天而降”--利用人工增雨的方式,向天要水!
也就是说,西线工程从长江源头调更多的水到西北,解决西北的干旱问题,而长江源头则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补充水量;至于东线和中线即将面临的枯水期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解决。
田清鉴反复强调,水利工作者与气象工作者的不同在于,水利工作者看到的水资源往往局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忽略了空中的水。
结合自己多年的气象工作经验,田清鉴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他发现青藏高原存在着极丰富的云水资源:
高原的热源作用与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关键区形成“大三角扇型”区域水汽输送的特征,使长江上游地区在高原的东侧成为水汽汇聚的“湿地”。其中四川雅安市年降雨日超过220日,有“天漏”之称。
另外,高原上空大气不稳定,易引起强烈的对流活动。青藏高原是全球对流运动最旺盛的地区之一,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积云活动频繁相同,故有“亚洲水塔”之称。
同样,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高空也有丰富的水汽资源带,但转化成降水降到地面的水资源只占高空水资源的21%,另外79%的水汽又从我国东部出境流入太平洋上空。
我国在人工增雨方面已开展了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在技术上已经积累了众多的成功经验。田清鉴还发现,高原东部在长江上游具备开展人工增雨的极佳作业环境:长江上游有岷江等众多大支流,集域面积达数千平方米,人工增雨可产生极大的径流量;高原东部的邱崃山区处于高空水汽“湿池”和地面西南低涡的生成区域,是人工降雨的极佳位置;长江三峡具有有效的降水储存机制,在上游任何地方实施人工增雨,都能汇集到三峡库区内,并为库区提供相当数量的电能。
意思是说,长江流域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都具备优越的人工降雨条件。“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可在长江流域增加10-15%的降雨量,足以解决南水北调的目标水量。”田清鉴对这个发现显得异常兴奋。
“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在进行中,只要增加一条从三峡库区穿越秦岭的大隧道,就可与中线调水工程相衔接,将长江源头的水让给黄河。”田清鉴激动异常,“这样既可以彻底解决北方的干旱问题,又不用顾虑长江流域无水可调。”
老科技工作者的最后心愿向总理表达
在位于杭州河坊街孝子坊的住处,田清鉴给记者看了他不久前寄给温家宝总理的信。这封信简明而集中地阐述了他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想法。从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退休后,田清鉴一直继续从事气象与交通、水利等交叉学科的研究。不幸的是,2007年10月,他被确诊患了腹腔继发性恶性肿瘤,开刀时已大面积扩散而未能动手术,目前只能用化疗暂时控制病情。但尽管重病在身,这位已经从事了50多年气象科学研究的老科技工作者仍然以拳拳之心关心着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