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
在早报的连续追踪报道下,上周四,本报记者随同杭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前往全国糖尿病防治工程(下称糖防工程)浙江组委会的办公地点检查。当时,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在手续尚未办齐前,他们暂停一切活动。
事实到底如何?经过记者连续几天的关注调查,发现组委会明里停止暗里却仍在进行活动。
读者接到听讲座的通知电话
“周六下午两时,糖防工程浙江组委会在环城西路的省老年活动中心举办讲座,看来,他们根本没有停止活动。”前天,本报热线接到读者何先生打来的举报电话。
何先生的母亲患有糖尿病,在最初得知糖防工程在浙江启动公益活动时,他也跟大多数患者一样备感兴奋,忙打电话进行咨询,直到看到本报的连续报道,他才知事情不像表面宣传得那么诱人。
“他们有来电显示的,我压根就没在他们那里登记,但昨天我还是接到了工作人员打来的反馈电话,要我去听讲座。”何先生气愤地说,他早已从报纸上知道组委会已经宣布暂停一切活动了,没想到暗地里根本没有停止,反而争分夺秒地收集患者资料,发展潜在客户。
健康讲座突然临时取消
根据何先生提供的信息,周六下午,本报记者跟随有关执法部门,暗访糖防工程浙江组委会在省老年活动中心的健康讲座,看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2时不到,记者先行进入省老年活动中心。“这人会不会是记者?”看到记者年纪比较轻,迎宾小姐暗自嘀咕起来,她们显然非常戒备记者的到来。
记者径直走向迎宾小姐问道:“这里是不是有糖尿病知识讲座?我妈妈让我过来听听,如果确实药好的话,她嘱咐我买一些回去。”
迎宾小姐这才将记者迎入三楼的一间多功能厅。记者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大概可以容纳两三百名患者,但不知是看了早报的报道后患者们都心里有底而没有参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直到预定的开讲时间2时,听众还是只有寥寥五六人,这些听众中都是年纪在六七十岁的大伯大妈。
一看人数少得可怜,组委会又临时更换了场地,让我们到另一个可容纳20个人左右的小会议室里听课。由于已过了通知开课时间,一些患者就问组委会:“健康讲座还照常进行不?”工作人员连连表示:“照常进行的,专家正在赶来的路上。”大家于是又安静地等候。
2点15分,两辆余杭牌照的车驶入老年活动中心。车上的人对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打量了很久。
“不好意思,由于相关手续还在办理过程中,本次活动临时取消……”2点25分左右,浙江组委会副主任钱镜炎领着大约10来个工作人员进入会议室。一听取消活动,前来听讲的大伯大妈们不仅没有表现出被愚弄后愤怒的表情,反而一个个觉得没听到讲座非常遗憾。
暗访虽然失败,但我们继续怀疑:既然明确表示在手续没办齐之前暂停一切活动,为何暗地里还要偷偷摸摸开展健康讲座?已经把患者请过来了,又宣布取消活动,这又是什么原因?
在糖防工程没有最后定论之前,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问题组织一定要穷追猛打
读者网友们呼吁:有关部门要对“糖防工程”追查到底
这几天,“糖防工程”成了e早网论坛、钱塘e家和早报热线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读者的意见十分一致:对于这样的问题组织,一定要穷追猛打,一查到底。
hyqhyq77:群众的期待就是职能部门的使命,警察难道要等凶手杀人后才抓人吗?有关职能部门干什么去了?防范这样的害民工程,仅靠媒体显然是不够的!更要靠职能部门早发现、早处理。彻底根除骗子工程生存的土壤,或许才是最好的方法!
匿名网友:“糖防工程”来头不小,确实能蒙住不少人。免费提供药品,却要两万元的手续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经过媒体连续报道,狐狸已经露出尾巴。善良的人们,今后遇事,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蓝色小狮子:目前,各类保健品充斥杭州市场,想要分得其中一杯羹,确非易事。但使用冒名造假等手法,实在是很恶劣。“糖防工程”究竟是什么,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当!
匿名网友:以前有“全国牙防组”非法认证10多年,现在有“糖防工程”坑蒙拐骗。为何在媒体介入之前,这些情况竟没有一个职能部门彻底调查过,这就意味着失职!不彻底改变这样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保不定过了数月,又出一个“猴防组”、“马防组”等等,数不胜数!
匿名网友:“糖防工程”虽已偃旗但未息鼓。为保障广大糖尿病患者的利益,希望有关部门一查到底!
读者张先生:我的父亲住在余杭闲林,也曾多次被类似的组织忽悠过。在这里,常会有人给老人们发送所谓的礼品券,比如凭券来听讲座,可以免费领取两块牦牛骨等,通过一些小恩小惠,把老人聚集在一起,然后煽动他们去买一些根本不需要,或者没有任何意义的保健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从源头上,去查一查这些宣传单后面的黑心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