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5月28日讯(记者 李敏)康艺川,这个名字昨天出现在我们的文章里。这位6岁的四川小患者说:“我要用玩具车挖泥巴,盖震不倒的房子。”
今天,他迎来了杭州第一个大朋友,张燕。
27日,他们来杭州的第2天了。听护士们说,他们已经逐步适应了省儿童医院爱心病房的生活,都比来时开朗了许多。
记者见到张燕时,她差不多快“下班”了,但仍在饶有兴致地与4号病房里的两位孩子聊天,一起谈《十万个为什么》。
“上班”的张燕其实是名志愿者,也是数百名报名者里面,儿童医院特意选择出来的义工。
张燕家住杭州百井坊,“离这近,一听说招募志愿者,我就来了。”毕业论文答辩完了,赶上一段休整时间,张燕赶紧来报名。
这位24岁的女孩是浙江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专业是应用心理学,也正因为她的专业,才被医院选中担任四川小患者首批5天的心理辅导志愿者。昨天晚上接到医院志愿服务部电话后,她高兴地跳起来,把想法跟父母一说,父母都很赞成。
早上8点前,张燕提前到了爱心病房,领到了4号病房的任务。
推开门,张燕很注意细节,轻手轻脚,挂着一脸的灿烂。“你叫康艺川吧,你是张敏……”两位小患者瞪大眼睛看着这位美丽的阿姨。
康艺川比较开朗,有玩具玩,妈妈陪在身边,病情也轻,一下子就和张燕熟稔了许多。
而14岁的初二学生张敏稍微内向一点,张妈妈说,地震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他的手和脚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
“对于张敏,我把主动权给他,让他自己主动告诉我他的想法,不去逼迫。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大小伙子,有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内行的的张燕举例,上午让张敏称呼自己时,不强求,可以叫老师、阿姨或者姐姐。
张燕说,对于这些之前受到巨大伤害的孩子来说,见到陌生人肯定会有突兀感,要学会交流。
首先她从张敏的兴趣入手,通过与妈妈的聊天,知道他喜欢物理,而且一直爱学习的张敏要暂时离开一段校园生活了,肯定不习惯,所以张燕向张敏承诺,明天一定多带几本物理课本来,张敏眼睛马上一亮。
下午了,张燕成功地“接近”了两位小孩。接下来的5天或者更长时间里,张燕将会天天和他们陪在一起,一起度过难关。
下午,时针超过5点,张燕欲离开的时候,张敏掀开被子,坐在床上说,“我更愿意叫你阿姨,可以吗?我们明天见。”
张燕高兴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