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凉茶的夏日清凉
提起木场巷社区上灰团巷的周阿珍老人,附近的居民、商贩几乎无人不晓,73岁的周大妈每年夏天都在会自家门口免费为行人烧凉茶,这一烧,就是7年。
过路行人畅饮凉茶
煮茶用的原料
今天,周大妈一年一度的凉茶铺又开张了,两大桶用山楂、枸杞、菊花、绿茶、金银花熬制的凉茶不到10点就被人们畅饮一空。周大妈看着喝茶的人们笑着说:“本来,每年的六月份我就开始烧茶了,但是今年我不争气的风湿病又犯了,走不动道,所以一直拖到今天了。”
说起这段光贴钱、不挣钱“生意经”,周大妈脸上洋溢着笑容,7多年前,做生意的周大妈老伴走了,她一个人赋闲在家,时常有过路的菜民、行人进来讨水喝,后来就萌生了免费为行人送凉茶的想法。
说干就干,支起小方桌,摆上几张小方凳,一边是盛满凉茶的茶桶,一边是几只小茶缸,一个简单的凉茶摊就开张了。从每年的六七月到九月,周大妈的家门口便成为行人和卖菜农歇脚纳凉的地方。多年来,不知道大妈用坏了多少个水壶、茶桶、茶杯,现在大妈又将茶桶换成不锈钢的,杯子也都是一次性的。
每天上门喝凉茶的有几百个人,还要排队,甚至连文三路、拱宸桥的居民都拿着瓶子过来。为了让人们都能喝上清凉解渴的香茶,周大妈坚持用价格不菲的山楂、枸杞、菊花、绿茶、金银花等材料熬制,每天清晨就起床点炉子烧水。有时候开水不够,周大妈就推着三轮车去附近的锅炉房买水,两壶水三毛钱,有时一天就要用掉100多壶。
一个夏天,单熬茶的材料就要花费四五千元,多年来,周大妈从来没有计较过付出,她乐呵呵地说:“我老了,留下的这点钱给子孙也没用,还不如烧点凉茶给大伙来得实在。”在周大妈门前卖菜的乔司农民吴阿凤喝着凉茶笑着说:“大妈是大善人啊,我们喝了她十多年的茶了,我们有时候给她点菜什么的,她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