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7月29日讯(记者梁国瑞)今天下午,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教育工作小组关于我省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会议的关注重点之一。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水平为目标,增加并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重视对薄弱学校的扶持,继续推进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广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做法,可以借鉴衢州柯城区“一校两区”、“管理共同体”以及杭州市“义务教育名校集团化”的做法,鼓励、支持城乡学校在师资、设备和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的作用,通过合作办学、组建教育集团、兼并重组、管理输出等形式,扶持和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尽快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并转改”,尤其是对现存的6班以下村小和555个教学点,要认真研究,分类指导,逐步实施,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配置更加完备。对确需保留的偏远村校和教学点,应专门制定确保校舍安全、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教育质量的办法和措施。
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根据农村地区地域广、生源少、规模小的特点,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努力办好农村特别是海岛、偏远山区的每一所学校,使各学校办学条件、经费等大致均衡。
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增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继续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和化解工作。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职业精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奖励措施,褒奖终身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教师。二是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制定农村教师科学实用的培训规划,建立推动城乡教师资源良性互动的交流机制,重点落实城市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三是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编制,合理调整农村教师结构,满足农村教学的基本要求。四是着力改变农村教师收入偏低的现状。认真落实好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政策,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适时提高这一标准;按规定落实好山区、海岛教师的生活补助、待遇等政策措施。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增长机制。五是将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列入农村教育与改革发展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