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4日讯(见习记者 包勇) 记者今天从杭州市政府召开的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点乡镇(街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1至8月份,杭州市20个重点乡镇、街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3人,下降幅度为18.44%。
本次道路交通安全会议的与会人员除了交警部门,还有20个乡镇(街道)的负责人。
交通安全重点乡镇、街道制度初见成效
据交警部门通报,2007年,县乡道上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347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38.6%。村道发生交通事故共造成145人死亡,占总数的16.13%。为此,今年年初,全市建立完善了交通安全重点乡镇、街道制度,确定了20个地区为重点管理对象,其中14个在农村地区。
经过努力,今年1至8月,全市20个重点乡镇、街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共死亡146人,同比减少33人,下降18.44%。为全市“压事故、减伤亡”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交警部门分析,从农村交通事故特点看,摩托车交通事故在农村道路所占比例较高,共造成39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29.55%。同时,不按规定让行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乡镇、街道为减少交通事故各显神通
萧山区益农镇组建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共有5名交通协管员和1辆工作用车。工作站不仅制定了全镇道路交通执勤巡逻方案,还绘制了19个行政村的交通设施分布图,确定了103处隐患点,并对这些隐患点加强了治理。此外,工作站还聘任了52名信息员,通过信息员向村、车辆管理安全管理员、驾驶人发布交通安全信息。
富阳市春江街道则把交通安全纳入综治考核,与9个行政村、各大企业、医院、学校等签订责任书,对达不到标准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余杭区瓶窑镇针对祥彭线瓶窑集镇沿线夜间照明设施不全的状况,出资140多万元安装路灯,增强了夜间行车安全。
临安市锦城街道在司法所制订普法规划时就将交通法规纳入其中。同时他们还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今年以来累计发放资料达2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