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易后难 突出重点金华市着力破解重点村换届难题
金华市在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总体要求,通过选前整转帮扶、领导靠前指挥、实行“一村一策”制度等举措,有效破解了重点村换届选举难题。截至1月24日,全市已有4777个村完成了村党组织换届,占99.4%;4766个村完成了村民委员会换届,占99.1%。
一、选前强力整转,确保重点村换届基础扎实。一是明确标准抓整顿。出台了《金华市后进村帮扶整转工作考评办法》,从措施、成效、领导力量等三个方面,明确后进村整转帮扶的20条验收标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对各县(市、区)后进村整转帮扶情况开展了3次督查。二是攻坚克难抓整顿。坚持把后进村整顿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全市共集中解决685项村干部创业承诺未完成事项和1212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82件反映村级财务、党员发展等问题的疑难信访案件。三是领导包村抓整顿。各县(市、区)分别建立了后进村整转帮扶工作台帐,每村落实1名县级领导、1名以上乡镇(街道)领导负责联系包干,逐村查找后进症结,逐村落实整转措施,实行挂牌销号。换届试点工作启动前,全市328个后进村中已有302个村的整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村级组织换届打下坚实基础。
二、整合力量破难题,确保重点村换届措施得力。一是请律师进村断村务。结合“千村千顾问”、“远程法律服务进农家”等活动,选派178名法律工作者组成41个法律服务小分队进村入户,提供普法宣传、信访维稳、矛盾化解等法律服务,有效解决了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突出问题。全市71个重点村均有1名以上律师定点联系。二是请机关干部当“村官”。针对一些重点村宗族派性斗争激烈、村级领导班子软弱涣散的情况,及时选派县管后备干部、退出现职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目前,全市共选派76名干部到村任职。三是鼓励大学生“村官”参选。积极深化大学生“村官”创业档案,通过公开档案亮成绩等措施,鼓励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有志于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参选。目前,全市共有98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两委”成员,其中6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人当选村委会主任。
三、领导靠前指挥,确保重点村换届指导有力。把后进村列为换届工作的重点村,认真落实县(市、区)委书记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责任,确保换届选举平稳有序。建立了市村级组织换届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和县、乡领导分片联系制度,对重点村换届进行全程指导。磐安县按照“一名县领导和一名局长联系包干一个乡镇”的要求,抽调79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县直机关主要领导,组成18个指导组和3个巡视组,分别联系指导全县18个乡镇及重点村的换届工作。积极整合县、乡工作力量,确保每个重点村都有不少于5人的指导和督查工作力量。换届选举时,乡镇主要领导全部亲临现场进行督促指导。金东区在重点村换届选举时,明确联系的区领导、联系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派驻乡镇的工作组、乡镇党委书记和联村干部、派出所和公安治安大队必须到点指导。
四、坚持“一村一策”,确保重点村换届村村平稳。一是村村建台账。对28个安排在春节后选举的村,逐一建立选情台帐,村基本情况、“两委”班子现状、后备干部配备情况、党员队伍状况、影响换届的不稳定因素等全部登记造册。二是村村有对策。对因重点工程延后选举的村,尽快落实搬迁及征地补偿方案,做好村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对村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的5个村,重点从思想教育着手,加强班子建设。对选举竞争激烈、宗族派性矛盾突出的9个村,派出工作组驻村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对可能有“五种情况人员”参选的1个村,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化解对立情绪。对有历史遗留问题的2个村,督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尽快予以解决。三是村村有预案。逐村制定应急预案,健全预警机制,加强选举现场管控,妥善处置各类问题。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或群体性事件,及时向乡镇党委报告,由市、县、乡三级形成应急联动机制,将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来源:省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32期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