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坚持“四个注重”依法有序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
一、注重选情分析,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一是开展宏观形势分析。通过县委常委会选情专题分析会、乡镇党委书记意见征求会、农村党支部书记和“专职专选”女干部形势教育会等形式,全面分析新一届班子面临的形势,研究制定对策措施。二是开展村情选情分析。逐村了解班子建设运行状况,梳理分析村情民意,对换届有一定难度的重点村、难点村进行全面摸排,按“遗留问题较多村、矛盾突出村、派性复杂村、无合适干部人选村、经济薄弱村”等五种情况分类定位。全县共排摸出重点村、难点村14个,并建立工作台帐,制定工作预案。三是开展竞职动机分析。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集体谈话等形式,对全县2168名村委会成员自荐人进行分析,预测当选人员,排摸干扰人员,摸清竞职动机,按办事实干型、利益驱动型、宗族派性代言型、图谋私利型、争气求名型等不同类别分别造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
二、注重组织领导,做到人心齐、职责明。县级层面,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 4位县委常委分别担任综合业务指导组、任职资格联审组、违法违纪查处组和宣传组的组长。落实县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制度,分头联系重点村、难点村。从县直机关选派121名干部组成19个指导组和3个巡视督导组,由部门“一把手”带队,实行责任包干,做到选举不结束、责任不脱钩。同时,抽调21名法律工作者组成3个法律顾问团,分片负责,做好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乡镇层面,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实行书记、乡镇长分片负责,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乡镇干部组团包干等制度。特别是对重点村、难点村由乡镇党政“一把手”包干负责。同时,严格请销假制度,明确乡镇干部在换届期间一律停止外出,严明工作纪律。村级层面,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由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党支部和选举委员会具体负责,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作用,通过干部包户、党员包人做工作。
三、注重关键环节,做到程序严、方法活。把好“培训关”,吃透政策要求。采取分级式培训和分阶段培训相结合、互动式培训和案例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抓好县乡村业务骨干的政策法规培训。把好“进口关”,严格资格审查。除省市规定的“五种情况人员”不得当选以外,结合实际,规定了“七类不宜人员”,引导党员群众怎样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全县2168名村委会成员自荐人员经资格审查,共有66名不符合条件者被取消自荐人资格,其中“五种情况人员”9个,“七类不宜人员”57个。把好“承诺关”,促进干事创业。开展届末考评,对评议结果不称职的12名村干部,取消其候选人(自荐人)资格。开展竞职演说,组织候选人(自荐人)阐述履职举措和任职设想,签订《竞职承诺书》。开展履职宣誓,由乡镇统一组织村委会成员自荐人进行选前集中教育谈话,对竞职行为和履职承诺进行集体宣誓。开展辞职承诺,组织候选人(自荐人)签订《辞职承诺书》,一旦承诺事项没有兑现,立即启动歇职、辞职等相关程序。
四、注重苗头问题,做到纪律严、选风正。建立《村级组织换届群体性信访维稳事件应急预案》,着重对选情复杂的重点村、难点村,以及“五种情况人员”、有意参选人员、可能干扰选举人员实行一村一策、一人一案。纪委、公安、信访等职能部门分别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通过领导约谈和“两信两车”(致全体村民的一封公开信、发送手机课堂短信,流动法制宣传车、文化大篷车)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力。对换届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案件予以曝光,强化教育防范。严格界定贿选标准,把送现金、有价证券或存折,送实物,赠送或转移无形资产支配权,突击为选民交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水电费、电视视听维护费等破坏选举的行为列入贿选范围,分别在县纪委和政法委设立违法违纪举报专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首问责任制,切实做到有报必查,“露头就打”。
(来源:省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33期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