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2月14日刊登《体面的劳动温暖的家园——慈溪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纪事》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社会各界对慈溪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慈溪为我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近日,记者采访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绍平,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总队长沈长仁,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尹学群,请他们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最近几天,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温岭市,他们的到来,有望缓解温岭的“招工难”问题。 温岭日报记者 吴鹏飞 摄 |
|
去年底,耐乐制伞厂把工厂从义乌迁到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衢州柯城区九华乡,农家女不用出村就找到了工作,厂方招工难题也迎刃而解。吴铁鸣 周祎 摄 |
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
记者: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来自各地的劳动力聚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尤为重要。慈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做法和经验对我省各地有什么启示?
朱绍平: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眼下一些地方正值“招工难”,慈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经验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慈溪,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加强合作,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协同、社会联动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格局。今年春节后,慈溪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大部分农民工都返回企业上班,说明企业在参与创建过程中,明白了怎样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增强了广大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现在我省许多地方,通过和谐创建活动,职工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像宁波北仑区,今年春节刚过,农民工返岗率达93%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97%。到目前为止,我省已有15万家企业和145个工业园区开展了劳动关系和谐创建活动,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日渐增强,劳资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基本形成。
沈长仁: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溪的经验值得借鉴。
慈溪市实施的劳动保障分类监管,对所辖企业根据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标准划分等级,并实施针对性监管,更加有效地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监控,取得明显成效,这对我们很有启示。现在各地都在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利用这个基层服务平台,实时采集重要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实时监控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可以及时、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去年,全省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1.1万家,为15.8万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的工资4.8亿元,督促1778家企业为2.8万名劳动者补缴社会保险费489.1万元,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化解劳资矛盾,稳定劳动关系。
尹学群:慈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经验对临海来说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只有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才能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并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企业要重视劳动关系和谐,只有改善劳动关系才能达到和谐发展的要求,企业才能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慈溪由政府出面强力推动和谐企业的创建工作,手把手对企业进行指导,慈溪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质量检测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工作规范。的确,政府的推动力非常重要。临海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目前有8900多家企业,在册登记的农民工15万人。早在2006年就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经营者管理企业的理念和模式不够先进,劳资双方文化差异明显,也诱发了不少劳资纠纷。
我们要更积极地行动起来,借鉴慈溪的经验,坚持政府推动,发动企业和社会,为进一步减少劳动争议,切实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劳动关系中突出矛盾有哪些
记者:我省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需在今后进一步改进?
朱绍平:不可否认,在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的大背景下,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不断增多和复杂化,劳动关系工作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劳动法律法规落实还不够到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总体偏低,一线工人收入增长相对较慢等。2010年,我省劳动保障监察案件仍维持高位运行,平均每天受理举报投诉145件,涉嫌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案件依然占据前3位。
当前,劳动关系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矛盾的内在必然性,也有一些外在原因,主要是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人文关怀之间、劳动者要求增加工资愿望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之间、劳动者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与部分用人单位法制观念淡薄之间还存在明显落差。
尹学群:临海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进行了有效探索,但也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劳动者的收入和劳动保障几乎都与成本有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临海部分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自订“土政策”,滥用“试用期”,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视劳动合同为一纸空文,强迫工人长期加班加点,拖欠、克扣工人工资,拖欠或拒缴社会保险费,导致一些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去年,临海发生了500多起劳动争议案件。
临海还有少数企业的分配缺少制约、监督制度。一些企业在关系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不按民主程序办事,不尊重职工代表的意见和职工的民主权利,制度不规范,约束性少,随意性大。
前段时间,临海有一家玩具制造企业,由于制度不规范,老板克扣工资,导致74名农民工22万元工钱无着落。最后,通过劳动保障部门,这些农民工才拿到工钱。
怎样共建和谐劳动关系
记者: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绍平:下一阶段,我们仍然要牢牢抓住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源头,通过建立联系点、专项检查、推广简易劳动合同文本等手段,组织开展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专项行动,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合同签订率。
截至去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6%,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75%,签订集体协议16.4万份,涉及企业17.97万家,涵盖职工890多万人,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今年我们争取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超过80%、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0%以上,让劳动者依法享有各项保障。
对农民工来说,工资肯定是最关心的问题。为确保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两金一卡”制度。目前全省共有109个市、县(市、区)建立了建筑行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其中杭州、嘉兴等市还将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拓展到租赁场地经营的企业。像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三角村,针对本村租赁经营场地企业规模小、布局散的特点,率先在村一级与小企业、小作坊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较快合理增长。
企业和职工都是市场的主体,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要始终坚持“双维护”原则,一方面积极回应劳动者的合理诉求,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企业对人力成本上升的承受力,努力实现职工收入增加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促进劳资共赢。
沈长仁:2008年以来,我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深入城乡企业,深入工地车间,采取了一系列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双保护”举措,开展了一系列既服务劳动者又服务用人单位的“双服务”活动,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省举报投诉案件数量逐年下降,清欠工资金额逐年减少,由2007年的6.08亿元下降到2010年的5.63亿元。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必须实现由传统执法向执法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既要扮演执法者,又要扮演服务者;不仅服务职工,而且服务企业。对于一些困难企业,要指导他们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如宁波市建立劳动保障联系服务企业制度,走访困难企业,指导企业用好当地扶持政策,以帮助其解难题、渡难关。同时,要倡导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人格尊严、有尊严生活和体面劳动。2010年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劳动监察联合有关部门发出“和亲用工”的倡议,倡议各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无欠薪承诺书,全面开展工资支付情况自查,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车票,为留守职工组织集体活动。这些活动逐步拉近劳动保障部门与企业、职工之间的距离。
尹学群:我认为,要处理好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临海将就业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在全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积极拓展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加大劳务输出等工作目标作为各级各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去年,我们帮助3000多名外来农民工实现培训就业。
劳动者能否享受合法权益也是维持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临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劳动监察执法活动,“进工厂、进街道”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利用周末为船舶企业负责人讲解劳动法制课等,增强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我们还建立例会、疑难案件会审、监督、回避、回访、公开、错案追究等制度,对重大争议案件发挥三方协调机制共同审理,保证劳动争议处理得快捷、公正、公开。同时,还制订《临海市依法规范劳动关系细则》,加大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力度,举办各种主题的培训班,如“劳动争议处理及劳动关系调整”、“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去年以来,临海市劳动监察大队和市总工会组织市福利企业、省级医化园区、杜桥镇属企业、全市重点企业等有关人员,进行预防劳动争议等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共举办6期,有2000多人次参加培训。
员工:感受家的温暖
企业:让员工有依靠
赵林中【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让职工有个依靠。职工在企业工作一天,企业就有责任为他们做好保障,做到职工的冷暖有人问、急难有人帮、生老病死有人管、呼声建议有人听、成绩进步有人赞,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和谐和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夏士林【浙江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各项保障。最重要的就是规范用工制度,主动为员工提供劳动保障、劳动法规、规律等方面的咨询,保障职工健康,妥善办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五险一金”,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让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还要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陈增鑫【康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农民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80后、90后青年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他们和上一代农民工不同,除追求较高的薪酬外,对精神上的需求更高。因此企业劳动关系和谐,要更注重职工的情感需求。我们公司就开通了“情感交流站”,及时疏导职工中出现的情感、人际沟通、家庭压力、职业生涯等问题,职工有什么需求,通过“情感交流站”都可以提出,公司会尽量满足,保证职工不管是生产还是生活都处于最佳状态。
盛木兰【安泰(德清)时装有限公司职工】
对我们这些从外地来浙江打工的人来说,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是最渴望的。现在企业越来越人性化,减少加班、增加工资,平时也为员工安排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企业住宿餐饮条件都有改善。企业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老板没有单纯地把员工当成生产工具,而是真正从精神上关爱员工,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农民工也会更好地为浙江经济发展作贡献。
陈向炜【绍兴市润和天地小区保安】
这几年,我们也看到党委、政府一直努力为农民工创造更公平、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但是现在仍然有许多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险,有了什么事都没有保障。有时候辛辛苦苦干一年,工资也无法拿到。
现在都说要让农民工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体面劳动,希望政府更好地解决一些问题,希望企业更尊重农民工,让我们在异乡更有归属感,也让我们的心里有个保障。
石英【宁波兴瑞电子有限公司】
我们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能赚更多钱,生活得更好。现在农民工的工资也在逐步提高,福利待遇也比以前好了,我们在异乡不仅只有工作,还可以参加各种企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可是,农民工始终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在许多人眼里,我们仍然是外地人。希望大家给我们更多包容、更多关怀,让我们感受到更多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