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组织一座堡垒。
“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全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这是自去年以来,新一届福建省委、省政府为全省制定的一条科学发展路径。科学发展离不开党建创新,而党建创新也正是当下福建省创先争优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福建科学发展的大潮中,来自基层一线的一个个创先争优的典型,正成为引领全省各地跨越发展的助推力和驱动器。
楼宇党支部构筑新家园
是党员就把优秀“亮出来”
宏利大厦坐落在福州市湖东路中段,有两座30层大楼,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是福州市目前单体建筑规模最大的集商业、金融、办公、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大厦入驻企业有170多家、国有企业10家,共有员工近3000人。
在福州市鼓楼区委组织部和鼓东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2003年6月宏利大厦成立党支部,成为当年全省第一家“楼宇党支部”。自从有了这个楼宇党支部,在这里工作的数千员工,也就多了一个温馨的“家”。
让党员“找到家”——宏利大厦党支部专门为在这里工作的那些“口袋党员”设立了一个“党员服务点”,有两名专职党员与所在地的观风亭社区党总支配合为大厦内的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服务,只要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可以享受来自服务点的服务。党支部还特意在一楼电梯入口处,制作了“大厦党员服务点在五楼”的字样。通过走访,他们找到了31名分散在楼宇中的8个单位的流动党员。其中两个年轻人原来都是在大学入的党,毕业后,由于受聘公司没有党支部,组织关系一直没了着落。他们跟原企业和户籍所在地党组织联系,都被认为“情况特殊”,难以接纳。当他们把已攥出汗渍的组织关系介绍信递到宏利大厦党支部时,激动难掩:“今天我们终于又回‘家’了。”
党员是一种标志,优秀是一种习惯。“是党员就把优秀‘亮出来’!我们建立党组织可不是为了摆样子的。”党支部书记孙榕生告诉记者:“有了楼宇党支部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让党员的优秀性表现出来!”于是,“党员奉献日”、“社区服务日”、“抗击台风天”以及重大节日等日子,处处可见宏利大厦楼宇党员活动的身影。去年,紧邻大厦的公正新村突然失火,在孙榕生带领下,楼宇党员们赶在消防员来之前,就采取各种办法遏制大火蔓延,保住了周边居民和大厦的财产安全。
楼宇党员,好样的!如今宏利大厦党支部党员已扩展至58名,并升格为党总支,其中60%在各自公司担任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楼宇党建”也因此成为福州创先争优中一大特色。
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这是福州市创先争优的基本思路。为此,他们一方面延伸组织联系群众网络,全市133幢大型商务楼宇和15个商贸街(城)均建立了党组织,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组建党组织,并通过党组织带动群众组织、民间社团组织,使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他们还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网络,市委常委每人联系1个乡镇(街道)、1个党建示范村(社区)、1家非公有制企业,2734个机关事业单位与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签订结对服务协议书,每位党员联系3—5户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群众。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7706个,走访群众86.7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2万件。
“168”激发农村新活力
这种模式公正、民主,得民心
掩映在一片崇山峻岭间的闽中三明市八一村,一幢幢新颖整洁的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伸进农家宅院,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和自来水,村前屋后路边到处可见造型优美的绿化带……当地村民们说:“这都是实施‘168党建工作模式’后带来的新变化!”
所谓“168党建工作模式”,概括起来就是,“1”——建立一套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6”——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的“六步工作法”;“8”——发挥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八个方面作用”,进一步强化党员的主体作用,带动农民群众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抓好农村党建创先争优,关键在“强内力”。为此,从去年以来,福建省委对全省933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加快福建跨越发展和海西建设专题轮训。着眼于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今年福建还专门从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市县直机关优秀干部、乡科级后备干部中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选拔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同时,在全省农村全面推行“168”党建机制和村民“五要”工程(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全省所有的村都实行村集体会议委托代理或财务计算机联网管理,98.3%的村开展了村务决策听证。
在将乐县万安镇翔安小区,一座座新房正在这里拔地而起,当地农民在自家新居中“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可谁能想去年,这里还是福建洪灾的重灾区。
万安镇是去年6月份洪灾的重灾区,翔安小区集中重建点是三个安置点之一,也是福州市对口援建点,规划安置灾民294户,除了本村的30多户村民外,其余的全部为外村迁入的灾民。
半年之内,要完成从平地到新房的跨越,最难的是征地。万安村党支部书记陈桂生告诉记者,重建点的土地涉及全村14个村民小组中的12个,共680户,要是一天做通一户村民的思想工作,需要两年的时间。但按照规划,两年的任务要在半个月之内完成,怎么办?
按照“168”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万安村及时调整岗位设置,新增灾后重建、生产自救、抢险应急等岗位。而在翔安小区集中重建点,专门设立了“征地拆迁、规划设计、质量监督、组织协调”等岗位,镇村19名党员认岗。村民大会一结束,各组人员分头行动,挨家挨户做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执行有力,征地等难题迎刃而解。
目前,在整个三明市1735个建制村全部实行了目标管理,所有村都实行了“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六步工作法。据统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村党组织和党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万多件,80%以上的村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核心带动作用。
“1+5”带来非公党建新气象
非公企业党务干部有职有位,开始“职业化”了
福建是个非公经济大省,非公企业党建一直是福建党建创新、创先争优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但非公企业党组织规模小、组织活动难、影响力不够、党员积极性不高等,一直是困扰非公党建的普遍问题。
综合实力连续17年位列福建县域之首的晋江市,活跃的民营经济占据“十分天下有其九”的主体地位。在这里,党建创先争优是以实打实地促进企业生产力提升,赢得了企业主口服和心服。
在恒安纸尿裤生产公司里,鲜红的“党员标杆生产线”几个大字极为醒目,这个曾于1986年成立晋江首个民营企业党支部的企业,在经过20多年的打磨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再次成为推动集团发展的催化剂。
“看板管理”、“KPI模式”、“6S活动”……自福建泉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恒安集团党委率先在卫品党支部试行打造“党员标杆生产线”,由党支部书记林一速率6名党员技术能手组成党员攻关小组,进行全程流程再造,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数据显示,设备生产效率提升37.11%,每月增加效益127万元。
据统计,目前,晋江共有非公有制企业7205家,企业党组织1256个,103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党组织“全组建”,且全市90%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专门的活动场所。而截至去年,福建全省8602家规模以上企业也全部组建党组织,全省449家律师事务所已建立党组织的346家,对无党员的律师事务所选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党支部片区联建区域化,是福建基层非公党建的又一创新,它突破了中小企业党员分布零散、难以组织等问题。泉州开发区先后搞了4个党建工作片区,成立片区党建工作站,一个工作站设立一名党建联络员,每个片区都有四五十家企业,它们的党建工作都由这个联络员来具体负责;厦门则把这种称之为“1+5”——在每个片区选出一家非公党建工作开展成熟的党支部,带动周边5家企业一同开展党建活动,不仅促进了党建工作本身,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了互通有无、资源互补。
党务干部“职业化”模式也渐出水面。“对于党委书记,董事长本来就信任,看到党组织在企业确实起作用,就更信任了,于是把干部选拔等很多权力放心地交给党委去行使。”泉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宏远集团,中层管理人员都是由党委来任命的。
如今在泉州,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由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担任的占97.7%;当地党组织还安排部分优秀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乡镇(街道)企业党委委员;有的地方还规定,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解雇党组织负责人,如要解雇应事先与上级党组织沟通并报备,上级党组织应尽力帮助安排再就业。“非公企业的党务干部有职有位,开始‘职业化’了!”一名党务干部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