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6月1日讯(通讯员王雪 宋超 记者肖国强) “一滴香”、罂粟壳……针对部分餐饮店非法添加的乱象,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在5月底前,全省各餐饮单位要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公示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包括调制和鲜榨)、自制调味料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今天是6月第一天,添加剂公示“大限”已到,餐饮店执行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餐馆:很多没有公示
在走访了杭州市10多家餐饮店,包括川味观、傣味、一席地等火锅店及普通餐馆和奶茶店后,记者发现公示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在莫干山路傣味火锅和建国北路的一席地,都没有张贴公示。两家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听说有这么一回事,但并未接到要求张贴公示的通知。建国北路的果麦、庆春路的几家小奶茶店表示,没听说过此类要求,也未接到相关通知。而莫干山路半亩地等受访餐饮店还表示,店内制作的底料、菜品和饮料均不使用食品添加剂,没有必要公示。
川味观虽然张贴了公示,但公示的是一些原料配料,并没有食品添加剂。如火锅底料配料:干辣椒、甘草、花椒等以及现调饮料冰橘茶、酸梅汤的配料。
走访中我们发现,多数火锅店的底料和配料都是从厂家直接购买,并非自制,对于其中的成分,火锅店本身也不知道。还有很多餐饮店不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也不知道怎么公示。即使是现场调制饮料的奶茶店,所使用的浓缩果汁也都是由公司统一配送或直接购买,搞不清楚原料成分。
顾客:多数并不知情
对于要求餐厅主动公示添加剂的举动,受访的消费者虽然表示肯定,但多数并不知情,更没看到过什么公示。
刚走出川味观的赵女士认为,餐厅摆放公示的位置不够醒目,自己根本不可能看到。“我一进来就找位子坐下,吃完付账走人。如果没人告诉我有公示,我是不会看到的。”记者在店里找了一圈,在收银台一侧的墙面上发现贴有公示,但这张公示只有A4纸大小,除非特意去找,否则根本看不到。
还有消费者对餐厅公示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一位姓冯的顾客说:“就算公示写的是那样,但我们不可能冲进厨房检查,火锅中实际添加了什么谁知道?”还有顾客表示,如果不加强监管,不动真格,公示最后又只会是走形式。
政府:继续加强监管
对于记者采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均表示,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让顾客吃得放心。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处负责人表示,从各地情况来看,确实还存在一些餐饮单位不执行公示的情况。为确保公示得到落实,省局将于6月赴各地进行督查,重点针对使用较多的添加剂,像甜味剂、防腐剂、香精香料、食用色素等。
“对于没有公示的餐饮店,我们首先会责令其整改,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有非法添加,就要被罚款。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罚款起步是2万元,力度很大。”这位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从现在起到年底,全省将严厉打击餐饮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同时,如消费者询问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餐饮单位有责任如实告知。
专家:加大宣传力度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楼明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非常有必要。他说:“添加剂公示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护,百姓有权利知道,吃进肚子的是什么。”
他表示,要想真正将公示落到实处,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强监督检查之外,还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要让百姓明白究竟什么可以添、什么不能添,发动群众监督举报。
在楼明看来,在加大宣传的同时,还应正确引导公众科学认识添加剂。“当前,很多人谈剂色变,没必要。只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标准执行,在合理的使用范围内,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