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
深入开展争当“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单位)活动的实施意见
(2010年10月2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指示精神,不断深化非公有制企业“三化三有”工作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双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经市委研究同意,现就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深入开展争当“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单位)活动(以下简称“双强争先”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开展“双强争先”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总体目标
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是推动金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阵地。在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中深入开展“双强争先”活动,是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科学发展,推动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升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深化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开展“双强争先”活动,要以“发展强、党建强”为目标,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三化三有”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双扩工程”建设。到2012年,全市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基本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从业人员50人以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基本实现党的工作覆盖,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基本有党员;全市中型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基本建成“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基本建成“发展强、党建强”企业(单位)。
二、“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单位)的具体标准
1、经营管理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内部管理科学;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信誉好,被工商部门认定为信用等级达到省级2A以上;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企业通过国际公认的质量体系认证,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2、竞争实力强。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发展战略明确,盈利能力强,产值和利税年均增长高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高,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强,科研经费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主导产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产业发展规划;注重品牌建设,拥有市级以上著名(知名)商标、商号、名牌产品;企业资产、纳税等状况良好,综合排名在本地、本行业相对靠前。新社会组织服务特色鲜明,拥有较专业的人才队伍,在本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市级“双强争先”先进企业的要求是市级民企500强或市级同行业20强。县、乡两级可结合本地实际确定。
3、人才支撑强。重视人才引进培养,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拥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团队人员、在本行业有一定影响的带头人;制定企业引才优惠政策、健全分配激励方式,激发企业人才的创业创新激情;人才作用发挥机制健全,人才支撑效应明显;人才培育环境好,员工技能培训力度大,有一支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
4、文化建设强。企业价值目标取向正确,企业精神具有时代特征,凝聚力强;重视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经费保障到位;文化阵地齐全,文娱活动丰富,经常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培训,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5、和谐发展强。重视和谐企业(单位)建设,工会组织健全;用工合法,员工薪酬得到落实,按规定为员工办理各种保险,员工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员工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劳动保护有关规定得到落实;重视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关爱员工;近三年内无群体性事件发生;社会责任感强,守法经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村企共建、扶贫帮困、回报社会等活动,企业外部关系融洽。
6、骨干队伍好。党组织领导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分工明确;配有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员队伍结构合理;党务干部党性强、业务熟、观念新、懂经营、会管理,在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中作用发挥明显;党组织领导班子带头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7、服务作为好。党员宗旨意识、先锋意识强,在员工中起到引领表率作用;党组织、党员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人才、服务员工群众意识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能主动围绕科学管理、技术攻关、服务社会等主题,积极围绕发展抓党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
8、运行机制好。党的组织、工作制度健全,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健全完善,组织生活、民主评议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党建工作基础扎实,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得到有效落实,作用发挥明显。
9、工作保障好。企业对党建工作开展支持有力,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得到有效保障;设有固定规范的党组织活动场所,达到“五个有”标准,室内环境整洁,布置合理,站点设备齐全,各类工作制度齐全上墙;党的组织活动正常有序,能独立开展各类党内组织生活。
10、群团带动好。积极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带动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党建带群团建设氛围浓厚;群团桥梁纽带作用明显,能及时主动加强业主与职工群众的沟通联系,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帮助企业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努力化解企业矛盾,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发展环境友好和谐。
三、“双强争先”活动的主要举措
1、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推进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构筑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加快推进金华和义乌两大省级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推进12个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加快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推进实施一批节能降耗重点项目,组织开展“节约型企业创建”、“争做节能减排标兵”等活动,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推动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按照国家、省、市产业结构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我市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五金、小商品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五金工量具、轻工纺织、建材、食品、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组织制定全市企业、产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重点做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鼓励企业着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引导企业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注重自主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自身品牌效应,拓展发展空间。
3、大力推进企业人才集聚。积极制定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的政策,营造引人、育人、留人的良好环境,引导和推动人才向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流动和集聚。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各类科研院所的联系,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优先推进企业人才开发,加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等人才载体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良好平台。开展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今明两年全市要创建市级示范点100家,县级示范点200至300家。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竞争激励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及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医疗待遇、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营造有利于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建立党组织领导班子联系人才制度,定期开展谈心交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人才队伍稳定。
4、大力推进和谐企业(单位)建设。以开展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双强争先”活动为契机,协助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建设起既秉承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先进文化。全面推进员工工资协商工作,建立工资正常调整和增长机制。切实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注意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等活动。组织开展员工“文化周”、“文体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新社会组织都要与1个以上村(居、社区)党组织结成对子。引导业主更加注重诚信守法经营,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努力提升社会美誉度。
5、大力推进党务骨干培养。积极创新选拔培养机制,通过内部推优、组织选派、外部招聘、公开选拔等形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有党务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选配到企业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对书记缺位、作用发挥不好的党组织,要抓紧配齐配强。对由党员业主担任党组织书记的规模较大企业,一般要配备专职副书记。注重把学历高、年纪轻、干劲足、能力强的党员吸收到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提升党务工作者队伍能力水平和结构。要建立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党务干部轮训制度,确保党组织书记每年参加1次县以上的集中培训。
6、大力推进服务作用发挥。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审诺、践诺,通过开展党员挂牌上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闪光言行考评等活动,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引导企业经常性开展“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切实提高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积极围绕科学管理、节能降耗、技术攻关、服务社会等主题,不断深化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载体,灵活开展党的活动,使之真正为企业发展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业主所支持。要深入开展“亮身份、展风采、促覆盖”活动,年底前企业党员、“隐性党员”必须亮明党员身份。要大力推进企业党组织建设,整体提升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员工2000名以上的企业,要建立企业党总支。员工3000名以上的企业,要积极争取建立企业党委。
7、大力推进党建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员工、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经营决策会议、党员列席上一层行政例会、企业主与党组织定期沟通等系列制度,积极营造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健全区域党建联系会议、企业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定期沟通交流、企业党组织书记定期例会等制度,不断完善党组织外部运行机制。认真落实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按本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5‰至8‰在税前列支的要求。建立党费补助制度,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党员上缴的党费,可全额或大部分补助给企业(单位)党组织。鼓励各级财政参照农村、社区的做法,按企业(单位)党员数,每年给予企业党组织一定的活动经费。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党建的评价机制,将企业和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作为企业主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评比先进的重要条件,作为企业参评信誉等级等活动的重要标准。
8、大力推进党的组织覆盖面。按照“覆盖立体化”的工作思路,对已经具备组建条件的企业(单位),积极推动,及时建立党组织;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企业,继续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帮助开展党的工作,积极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要积极依托农村、社区、工业园区、城市商圈和楼宇、商会、行业协会和产业链,大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区域化、园区化、行业化和产业覆盖化,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覆盖网络。
四、切实加强对“双强争先”活动的领导
1、落实领导责任。各县(市、区)委和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市、区)委要就“双强争先”活动尽快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本地推进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双强争先”活动的工作意见和计划,分类制定工作台账,于11月上旬前上报市委组织部备案。要抓紧召开部署会,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活动开展。乡镇(街道、工业园区)要切实抓好辖区内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动,坚持“一企一策”,积极帮助指导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制定开展活动的具体方案,明确争创目标和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重要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扎实稳步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都要选好配强社工委的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双强争先”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特别是对重点骨干企业和一些规模较大的新社会组织要重点培育指导。市委组织部和市委社工委要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市委宣传部要为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委统战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工商联、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工商局要结合自身职能,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领域开展活动的具体指导;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要积极引导群团组织共同参与到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双强争先”活动中。
2、配强工作力量。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员队伍建设,年底前所有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工业园区都要配备1名以上组织员,积极发挥他们在指导推进“双强争先”活动中的作用。加大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行定人联系和指导。县(市、区)委组织部和社会工作委员会要对党建工作指导员逐人建立台帐,对联系指导工作进行定期跟踪管理和考核。同时,各地还要结合落实党员领导干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一批“双强争先”活动联系点,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重点培育,争取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
3、严格督查考核。各地要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把深入开展“双强争先”活动的任务逐项分解,明确每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分管领导、责任部门、时间进度等。要推行“挂牌销号”制度,定期评估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和效果,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各基层党委要结合创先争优督查点评活动,通过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和随机抽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通报督查情况,总结交流经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双强争先”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建立健全每月通报制度,各县(市、区)在每月5日前,将本地上月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双强争先”活动情况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追究责任,并通报批评,限期抓好整改。2010年底,评选表彰一批市级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发展强、党建强”示范单位,适时评选表彰一批“双强争先”先进乡镇(街道、工业园区)。
4、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和党建工作手机信息平台等,大力宣传“双强争先”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各地探索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企业、优秀企业主和优秀党组织书记,努力营造你追我赶、齐争共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