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3月4日讯(记者 梁国瑞 见习记者 童俊) “我们都管自己叫‘义工’,而不是‘志愿者’。”袁慧(化名)一再向记者强调自己的观点。在袁慧看来,‘志愿者’有时可以收取少部分的费用,如来回车费等;而义工则完全是纯粹投入,不计得失。
袁慧在杭州的义工圈子里,颇有名气:为人和善真诚,行事低调踏实,近5年的公益服务,也让她在圈子里成了“元老”之一。
背景旁白:
3月5日,《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将正式实施。在这部由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地方法规中,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今年的3月5日将成为浙江省首个志愿者日。《浙江省志愿者服务条例》的实施,将从制度上对志愿者服务进行规范和促进。新出台的这个条例,能从多大程度上推动志愿服务的进步,多大程度上保障志愿者的权益?
接触公益时,她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2003年,袁慧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开始经历一场严重的心理焦虑:不到10岁的女儿开始变得自闭,不愿与人说话,丈夫则抱怨说夫妻俩几乎已经无话可说……此时的袁慧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家庭。
经过与单位近半年的辞职拉锯战后,袁慧终于从原先的工作单位出来了。当时,她给自己接下来这一两年的任务是:调整状态,处理好家庭关系,特别是要带女儿走出自闭!
一次偶然的机会,袁慧在“爱心123”(杭州某民间公益组织,应被采访者要求,名称作模糊处理)的网上闲逛时,看到一个公告,号召网友参与“爱耳日”的公益活动——到杭州聋儿康复学校帮助聋儿。那一次,她与“爱心123”论坛上的七八个朋友一起参加了这个活动。回来后,袁慧心里总像憋着一股冲动:“当时就想好好资助一个小孩子,他们真的太需要帮助了。”直到几年后的今天,袁慧回忆起这件事时,还是两眼放光。
于是,“爱心123”的网友们通过共青团天台县委的“虹桥计划”,找到了一批贫困生的信息。正值希望工程公益款负面新闻不断,袁慧他们决定先实地考察这些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就是怕我们资助的钱到不了他们手里。”
到达天台后,他们挨个学校地找,甚至去了孩子的家里,最后确定了20个贫困生的资料放到网上,供大家“集体资助”。袁慧当时就选了一个10岁的小孩进行长期资助,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背景旁白:
我省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于1993年底。十多年来,全省各级共青团和志愿服务组织在扶贫帮困、大型活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抢险救灾等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的领域也不断拓展。目前,浙江全省上规模的志愿服务队近3万支注册志愿者已发展到逾160万名。
她突然发现,做公益能给心灵带来很大冲击
做成了这件事情,让袁慧对公益事业充满兴趣。“我突然发现公益事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的心灵也是个很大的冲击。”袁慧至今仍然这样认为。
此时,“爱心123”的发起人也向她抛来了橄榄枝,邀请她参与“爱心123”这一公益组织。就这样,袁慧成了“爱心123”实际上的“第三把手”——在她参加的时候,这个组织实际上的管理者只有两个。
“爱心123”这一平台,让袁慧开始接触更多的公益活动。
2004年5月份前后,经过几轮严格的测试和考核,袁慧加入了一个专注于教育事业的民间组织——某海外教育基金会(应被采访者要求模糊处理其名称)。在这个专业的公益组织里,袁慧负责帮助基金会刊物《乡村少儿》回复少儿读者们的来信。
此后的时间,袁慧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这里,“每天至少5-6个小时吧。”这样的公益投入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孩子们的信不是这么容易回的,为了不伤害他们,在回每封信之前,我都要先考虑他们的地域、年龄等等细节,再来回复。”
因为全身心的投入,袁慧在圈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对乡村教师进行资助,这些问题就是我当时提出来的,现在看看还是有前瞻性的。”袁慧说。
参与“爱心123”和“某海外教育基金会”的同时,袁慧也陆续地参加共青团系统的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西湖博览会的志愿服务、环保登山队的志愿服务、敬老队的志愿服务……“选活动的主要标准就是考虑到我女儿,看哪些活动适合她参加。”袁慧说。
为了带女儿走出自闭的困境,袁慧每次都带着女儿参加公益活动。一年多时间下来,袁慧明显感觉到,自己原本自闭的女儿现在开始活泼起来,“变得有爱心了,甚至会主动提出做一些有爱心的举动。”
2005年冬天,袁慧的女儿在期末的“自我鉴定”里写下“活泼、开朗、自信、合群”的自我评价。而在之前,她对自己的评价仅仅是“文静”。袁慧看到女儿这种自我评价的时候欣喜异常,女儿开始变得自信了。
背景旁白:
从1994年12月成立以来,全省形成了以省级协会为龙头,以高校、市县级协会为枢纽,以广大乡镇(街道)和社区志愿服务队、服务站为基点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体系。志愿者也从以青年学生为主向不同领域拓展,招募机制逐步走向社会化。
什么时候成了“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
但是,参加的志愿服务越来越多,袁慧却开始经常有“受伤”的感觉。
“经常发现这些志愿活动和自己的理念有冲突,味道不对。”袁慧记得,有一年杭州市举办某知名博览会期间,有一次对志愿者征集得非常急切——因为不是周末,怕没有人参加志愿服务。“毕竟是在自己家门前开的博览会。”于是袁慧就报名参加了。
等到去了服务现场,匆匆忙忙赶来的志愿者们才发现,这是一个书画展,并不是一个“很官方”的活动,“来了人就介绍一下情况,让人家买,反正每样东西都有标价。”中午每人一个盒饭,整整忙了一天——袁慧他们明显地察觉出了这种志愿服务的味道不对。
“这种活动,不该是志愿者参加的。”当天晚上,杭州的很多论坛上都出现了志愿者们的置疑声。“原本以为很重要,结果是来看摊,商业味道太浓,很不是像话。”
更多的人表达了更加直接的感受:志愿者越来越被人利用来帮助商业活动,成为公益幌子下的“廉价劳动力”,甚至“免费劳动力”。
类似这样的“志愿服务”越来越多地出现,打击了很大一部分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的心,“很多人都不干了。”袁慧就亲眼看着身边很多人陆续离开志愿者协会的服务队伍。
袁慧自己也开始陆续淡出这种志愿服务。2006年,成功完成调整的袁慧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这时的她不再参与志愿者协会的活动,转而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个“义工”,相熟的一帮人,小范围地招呼在一起,做一些纯粹的爱心事业——无组织,但公益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