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
·浙江物流业如何转型升级?"信息化"成为共识
·浙江经济上半年保持健康较快增长 GDP同比增长13%
·科技官员与经济专家同台网聊:块状经济如何转型?
·吴晓波勾画块状经济转型蓝图
·146家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发展 品牌培育还需较长过程
综合消息
·中心镇集聚辐射渐成气候 温岭,转型有了新支点
·浙江产业要“借力”央企 切实改变“低小散”状况
·产业转型持续创新 恒逸:持续创新引领高端发展
·“十二五”宁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百姓热议城乡体制改革助力杭州新型城镇建设
典型报道
·学习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杭州三城合璧新愿景
·用创意改造传统产业 湖州纺企进军网游业
·舟山:利润率不足3% 出口企业"云集"水产业
·220千伏舟山大陆联网工程度"满月" 金德水到贺
·浙江民资涌入光伏产业渐成规模 朝阳待喷薄
图片新闻
5年发展胜过以往40年
科技创新造起电动汽车
宁波架起通向世博大桥
杭州湾新区要做新浦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转型升级不动摇 四大建设再登攀 > 综合消息 正文
如何长久造福后人? 浙商到了必须转型的关键时刻

专家学者在交流

  浙江在线10月26日讯“浙商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好比万里长征的过草地阶段,沼泽泥泞。”昨天,在“走读浙商”中期研讨会上,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有人说浙商发展的脚步放缓,渐渐被其他经济力量追赶紧逼,也有人说目前的浙商危机四伏,到了必须转型的关键时刻。

  浙商真的面临衰退?浙商该如何转型?新一代浙商的企业家精神在哪里?在昨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基于“走读浙商”的前半程报道,对未来浙商的发展表示了关切和担忧,同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张仁寿:

  浙商会不会像徽商、晋商那样没落?

  “很多新浙商拥有高学历,我对浙商很乐观。”

  “以前有人说,浙商会不会像徽商、晋商那样最后走向没落?到目前为止,我对浙商很乐观。今天的浙商兴起于市场化的背景下,而非过去的小农经济。现在的新浙商,很多都拥有高学历。”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张仁寿说,“我们需要带着理解、理性、爱护的视角去了解浙商。”

  张仁寿认为,当年的徽商、晋商,不是现代商帮,具有很强的乡土关系烙印,他们中有很多人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去买官、买地。而浙商群体,是在开放环境下,在市场经济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资本流向很多还是用到了扩大再生产上,还是在“商”的范畴里。

  而且,就张仁寿接触的处于35岁年龄段的浙商,高学历的比例很大。他们的学识、层次,都和老一代浙商不再一样,能力更强,对社会的认识更理性。

  “浙商从传统的乡土经济转变到现代经济,靠一代人来完成,太不容易了。”张仁寿认为,从浙商转型的制度背景来看,市场改革的旅程才走了一半,中国的劳动力、企业的文化心理等都需要调试,这个时期可能需要100年。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

  如何从一时富到一世富再到几世富?

  浙商更需要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家精神

  “你们可能听说过‘地瓜经济’,就像地瓜一样扎根于一处,而蔓延很广,在其他地方吸取营养后再反哺到根部。这就是浙商最理想的模式。徽商发展了300年才在历史上留下烙印,但浙商才发展了30年,未来如何传承?能不能传三代?还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何从一时富到一世富到几世富?这体现了企业家能力。浙商能否成为一个品牌,成为和晋商、徽商那样传承几百年的商帮?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现阶段浙商面临三个挑战——

  怎样从自己富发展到大家富?这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其内涵就是浙商如何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大家富的概念可以涉及员工、上下游企业、所在社区。目前各地面临两大问题,没电、缺人手,而招不到工的很大原因在于企业能给的待遇与劳动力的期待不符。

  如何从创造生物性财富发展到创造社会性财富?其内涵体现的是企业家精神。创造生物性财富主要源于填饱肚子的诉求,企业家在原始积累时已经完成了这一步。如果不及时转化为社会性财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灰色问题。

  浙商如何长久地造福后人?

  应多“栽树”而非“插花”

  对于浙江的电视观众来说,章小影曾是浙江卫视《走近企业家》栏目那个熟悉而亲切的女主播。她亲身接触并报道了一批最早创业的浙江企业家。

  身为浙商研究会副秘书长的章小影,目前也就职于国家发改委——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并一直活跃于海内外的侨商圈。

  “目前,浙江许多企业家白手起家,将企业做大后,却没有继续坚守在本土,有的把资产搬迁至境外,有的干脆跨出国门定居。对于这些浙商来说,能留给本土下一代创业者的东西并不多,如何让这部分浙商不致流失,为下一辈带来精神上的财富,是需要我们努力解决的。”

  “这些敢走、敢闯的老一辈浙商,有许多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例如吃苦耐劳、敢于‘为人所不为’等等。但在今天,许多浙商热衷于投资房地产、矿产等投机逐利的行为,而为群众及舆论所不齿。我认为浙商创业,应该像‘种树’,可以长久地造福后人;而不是插花,只能借用别处的成果,无法维持长久的盛开。”

  为此,她向早报建议,“走读浙商”栏目应该更多地唤起对社会对浙商的创业活力、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并引导外界对浙商的正面看法,“多关注那些默默无名、勤恳创业的浙商,少关注那些追名逐利、投机取巧的浙商。”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类“明星脸”引来侵权案 浙商百日应诉迫使美企撤诉
·加速转型升级 温州5年将建成1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
·外贸企业做内销 逼出来的“宁波装”转型
·力争率先实现转型升级重大突破
·【今日早报】浙商力量推动两湖崛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