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6日讯(见习记者 包勇) 20年前,他有一个梦想,能像许多文学青年一样,用手中的笔,表达心中的爱。他没跨过高考的门槛遭遇了落榜,在那个只有通过高考才能鱼跃龙门的年代,他放弃了复读,选择了另一条梦想之路。20年后,他终于抓住了梦想的翅膀,先后出版了十部著作,在新闻与文学的夹缝中继续飞翔。
一个梦想
他叫陈洪标,笔名陈觉晗、江南,一个头发伏贴着额头,戴副眼睛,朴实的印象与他丰富的社会经历极为不符。
陈洪标出生在兰溪市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89年高考落榜的他放弃了复习再考,选择了一条其他人都认为没有出路的文学之路,继续他18岁的梦想。
于是,戴着一幅眼镜的陈洪标在家帮父母养蚕,白天干完农活,晚上则埋头写诗写散文,给各电台、报社、杂志社投稿。
陈洪标的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他看不惯儿子的“不务正业”,但是一身蛮力的陈洪标,活照干,文字照写,写多了,还装订成册。半年后,兰溪县电台的记者来他家采访养蚕经验,这次记者惊叹这个小伙子写的一册册诗歌和文章,都劝他再去复习考大学,要不然太可惜了。
陈洪标没有接受好心的劝告,却说服了记者帮他在兰溪县城找个临时工,工钱只要够自己吃饭就可以了。后来他进了城里人都不愿意去的兰溪市机床厂当粗车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尽管很辛苦,但是下了班,他还是没放弃自己的爱好,不是坐在集体宿舍里把床当桌子写东西,就是拿着一叠叠诗稿满县城找诗友请教,虽然经常碰壁,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当时19岁的陈洪标就“以诗会友”,走遍了当时的兰溪和金华。
一段岁月
1991年,陈洪标因为一组获奖的诗歌《生命之树》,被聘入金华市文联主办的《三月潮》杂志做编辑。1993年,22岁的他先后出版了一本诗集和一本散文集,成为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1994年,陈洪标进入金华晚报做新闻记者,后来又转战全国各大媒体。
在1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做过小报记者也做过部门小头目,做过报社编辑也做过杂志社执行主编。曾在《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民主与法制时报》等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纪实特稿300多万字。在《诗刊》、《诗神》、《美文》、《萌芽》等杂志发表文学作品80多万字。作品曾获大小新闻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等奖项。
在一座又一座对于他来说既陌生又感孤独的城市,他反刍生活:“从岁月最苦的根部嚼起”。那些坎坷和忧伤并没有影响他近似痴迷的对文学艺术的追求。“那年炊烟一样离开村庄/家在父亲的嘴角抖了一下/笨重地关上了柴门”。而正是这样一个顽强的青年,面对在城市里的打工生涯,他诙谐地感到“我成了一个战犯/失去生存的家园”;“故乡 今夜的孤独/是一片山影/我环绕四季的腰是为了养家糊口/漫延的衣衫在城市里匍匐”……这种不安定的生活和强烈的乡愁,对于他来说,既是磨练,又是一条富矿的矿脉。生活让他困惑,又完成和造就了他。
“路遇三教九流,浅尝人间冷暖,唯独手中笔锋不变,折腾于新闻与文学之间。”这是陈洪标这十几年来的真实写照。
一片天地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陈洪标终于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至今已出版了十部著作,涉及序言、诗歌、散文、长篇纪实和报告文学等体裁。既有做杂志执行主编时的编者前言,又有为著作写的序言;既有短小精美的散文,又有感动人的长诗;既有写人物的报告文学,又有写一个人的长篇纪实;既有作为一个记者笔下的独家调查,又有深入社会的深度报道。
我国著名诗人陈所巨生前对陈洪标作品的评价认为:“在陈洪标的文学作品里,你找不到卖弄,找不到那种为诗而诗的无病呻吟;有的是真情、是把一切摊给你看的坦率、是稍嫌粗糙却令你由衷赞叹的宝石。”
20年后,陈洪标对文学的理解却有自己的“一套”:“文学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奢侈品,其实她就在你的身边,与你休戚相关,是你向往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动力,一种表达的方式。只要你拿起笔,她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给你露出灿烂的笑脸。”
去年,陈洪标当选了金华市青联委员,成为金华有影响的青年代表之一。
今年7月25日,以陈洪标为代表人物之一的金华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在永康举行。他带领下的金华市青年作家协会被省内外20多位知名作家称为,金华青年作家群中最活跃的群体和代表。